返回第三百三十七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3 / 3)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为商人的交易频繁,纸币可以更方便的携带对吧。”

    朱樉点点头。

    苏璟继续道:“但是呢,现在大明的商业,其实并不发达,毕竟刚刚开国没几年,百废待兴,有待开垦的土地也有不少,开荒种粮,增加粮食产量,从而增加人口,这才是当前大明的民生之主要对否?”

    “是的,苏师,父皇的意思亦是如此。”

    朱标回答道:“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废,大明的人口,其实比之元朝鼎盛之时,要少太多。”

    苏璟笑道:“但人口不断的增加,土地总有开垦完的一天,而人一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需求就会变多,商人的数量自然会增加,商业肯定也会随之繁荣。”

    “到了那时,纸币便成了顺应时代的潮流之产物,更好的促进大明经济的发展。”

    朱樉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所以这纸币最好的发行时间,至少也得是十几二十年后是不是。”

    “可能吧,再延后亦是有可能的。”

    苏璟淡淡道。

    “原来如此,朕的确是有些心急了。”

    朱元璋自语道。

    刘伯温说道:“苏先生的确是高瞻远瞩,但臣以为,大明之商业想要蓬勃发展,还得是靠苏先生才行。”

    苏璟身为一个商人的能力,老朱和刘伯温都很清楚。

    有生意人的能力,又有这种超前的经济思想,刘伯温相信,也只有苏璟能做好这件事。

    朱元璋却是淡淡道:“不急不急。”

    刘伯温不再多言,他意识到自己刚才说的太多了。

    苏璟不是皇子,有些东西,注定不可能让苏璟来掌管控制的。

    从朱元璋分封藩王这件事上,刘伯温便已经看出了老朱的心思。

    这大明天下,老朱只会让他的子孙后代们来把持。

    现在的一个个功臣身居高位,以后终究是会被替换下去的。

    没办法,这就是家天下!

    朱棣举手道:“苏先生,可是即便如此,纸币之缺点,亦是存在的,以苏先生先前所言,这商业越是发展,纸币的危害一旦出现,岂不是波及的范围更大,造成的破坏更广了?”

    “没错,苏先生,这纸币的缺点不解决,怕是难以发行吧。”

    朱棡亦是附和道。

    其他人虽然没说话,不过目光都望向了苏璟。

    显然,他们也想知道怎么办?

    苏璟淡淡一笑:“看来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你们一直都忽略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明白不?”

    “货币的发行不当,可能造成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的问题,但若是发行得当呢?是不是可以反向调节大明经济?”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