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九章 牛府再见,不欢而散(2 / 3)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希望你多待几天,好好看看这里的繁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了留下来的想法了。”

    朱元璋朝着苏璟说道。

    应天府的繁华,那不是溧水县可比的。

    苏璟在这‘牛府’呆着,肯定是要比在溧水县劝起来方便的,至少‘牛府’朱元璋想来的话,隔三差五就能过来。

    “也行吧,反正我溧水县的生意,有我没我都一样。”

    苏璟略作沉思便说道。

    他已然知道了朱元璋的目的,这要是直接拒绝回了溧水县,怕是依旧不会善罢甘休。

    倒不如先在应天呆上一段时间,彻底的断了朱元璋的心思。

    至于溧水县的生意,正如苏璟所说,有他没他的区别不大。

    “好,苏璟,你答应了就好,我还有事,先走了。”

    朱元璋点点头,神色缓和了不少。

    虽然目的没有达成,但至少也不是一无所获。

    他也很忙,许多公务要处理,不能一直陪着苏璟闲聊。

    说完这些,朱元璋便直接走了。

    “苏先生,我也有公务,就不在这里久留了,若是有什么事情,直接告诉管家就行了,自然会有人处理的。”

    沐英朝着苏璟说道。

    作为大都督府佥事,他之前和苏璟去莱州府,虽然安排了下属处理,但还是积压了相当多的公务。

    “行,文英兄,你只管去做就好了,我这边无所谓的。”

    苏璟笑着说道。

    既然大叔是朱元璋,那文英就只有沐英了。

    朱元璋的义子,又岂有不忙的道理。

    随着沐英的离开,这诺大的‘牛府’之中,除了下人之外,便只有苏璟一个人了。

    另一边。

    大本堂内。

    一众皇子刚刚上完课,此刻正聚在一起。

    无他,朱标这位大哥回来了。

    在这一群弟弟的心里,朱标大哥的地位无比的稳固,无论是哪一个,都非常的敬重朱标。

    因为国事的原因,朱元璋平日里教导他们的机会不算多。

    俗话说长兄如父,朱标在不少时候担任的都是父亲的角色,因此在敬重之外,还有着一丝畏惧。

    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朱标早逝的话,那这大明皇帝的位置,怎么也不会沦落到朱棣的头上。

    都不需要那些文臣武将的支持,只需要朱标的一个眼神,朱棣便会乖乖的,啥也不敢做。

    “大哥,这一次你还和苏先生回去吗?”

    二皇子朱樉朝着朱标问道,这是所有皇子最关心的问题。

    朱标想了想回答道:“不清楚,一切还是要看父皇的意思。”

    现在的朝局,朱标已经了解了许多,并且也知道了父亲朱元璋想要让苏璟入朝堂的想法。

    所以,这师徒教学的事情,或许并不能持久了。

    不,应该说还能不能有都不一定了。

    “大哥,发生了什么事?苏先生现在被封仁远伯,这以后教导大哥,不是更方便了吗?”

    三皇子朱棡朝着朱标问道。

    虽然朱棡的消息来源最多,知道的也最多,但朝局之事,不是亲历者,还是了解有限的。

    在朱棡看来,苏璟此刻已经是有伯爵之位的人了,那教导大哥朱标,就没必要继续在溧水县了。

    一切只会更加的方便,教学什么的也能继续。

    但朱标的回答,显然在朱棡的意料之外。

    朱标摇头道:“三弟,有些事情比较复杂,一切尚未可知。”

    对于朱元璋想要让苏璟留在大明朝堂平衡淮西集团的想法,朱标并不是很同意。

    在他想来,苏璟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不是参与到政斗之中,白白的耗费精力。

    但朱标更清楚,自己父亲朱元璋已经决定的事情,现在很难再修改了。

    “大哥,那我们能去找苏先生吗?”

    朱棣朝着朱标问道。

    这段时间,他是真的一直都有认真的学习,进步也是所有人都共同见证的。

    现在的朱棣,很想再见见苏璟,请教一些早就想问的问题。

    “再等等吧,如果可以的话,我会告诉你们的。”

    朱标回答道。

    现在朱元璋和苏璟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朱标尚未可知。

    一切都不清楚的前提下,朱标也不敢贸然带着弟弟去见苏璟。

    如今的朝局,对于苏璟来说,相当的复杂。

    几名皇子都有些戚戚,苏璟明明被封了仁远伯,现在却不能见,实在是太奇怪。

    但朱标都这么说了,那只能说目前的情况真的相当的复杂,他们也不好多问。

    但凡朱标没直说的事情,那就说明现在不适合他们知道。

    “标儿,你也在,正好。”

    就在此时,朱元璋的身影出现在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