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极限测试(中)(2 / 3)  我的剧组非人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用。

    于是导演,演员,化妆等就成了拖后腿的,其他技术人员对剧组拍摄规划的了解也同样有了更高的要求。

    活儿还没开始干,曹红月就先指出了李闲云计划里的一系列问题。

    但这是必然的。

    任何新的商业模式,都必然伴随无数的问题——小鬼做杠杆撬动整体利益的弊端就是人要跟上鬼的脚步!

    在看过曹红月给出的问题汇报后,李闲云想了想,道“关于预算问题,核心是把握重点。既然是包工包料的干活,场地,服化道都会算进去。至于说临时提要求,小问题可以接受,成本大的不接受,主体还是按筹备来。我们可以定一个宽泛空间,比如一百万的宽泛额度,由他们自主把握。”

    曹红月摇头道“那就进一步提升了筹备需求。本来导演拍一部戏可能只要做三百个分镜,这么搞相当于要做三千个,而所有的技术人员也要开始看分镜了,化妆跟不上,没有容错性。”

    “所以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实际上,我们是把拍摄节省下的时间精力,都转移到了前期上?”

    “是的。”曹红月很肯定的回答。

    “那就对了!”李闲云一拍书案道“那就正说明了它是可行的。”

    “啊?为什么?”曹红月不解。

    李闲云摊手“前期成本低啊。”

    是的,前期成本低。

    毕竟做前期,无非就是制片人安排立项,找编剧,找导演,然后就是堪景,做分镜,做大计划,最后再搭班子。

    在此期间,班子是最后部分完成的,之前也就是制片人导演编剧艺术指导这些人在干活,而这部分的花费是最便宜的。

    剧组核心人员虽然价格高,但他们前期干三个月筹备,可能也就百分之十的约定酬劳,后面拍摄期干两三个月,才能拿到那百分之九十。

    所以有时剧组还会发生这样的事导演正在堪景呢,一个电话打过来,不好意思,这戏我们打算换个导演。

    结果你前面的辛苦全都白费。

    这事李闲云以前经历过,没错,又是容大升。

    就是那个金表剧本。

    虽然剧本很烂,但容大升好歹也是辛苦参与,策划剧本立项分镜堪景……全程参与,结果前期筹备完成要开机了,投资人要换导演——原因是容大升嫌投资太少拍出来的片子不好,老想逼着投资人加预算,把投资人给惹毛了。

    这事一出,结果就一拍两散,容大升和投资人共同气炸肺,唯有李闲云表示老子解脱了。

    李闲云当年做一家大公司做编剧也经历过类似的事,说好的五十万剧本费,提纲部分百分之十,内容部分百分之九十。结果光是提纲部分就花了有一年的时间,累计开会时间超过两个月。

    后来项目黄了,李闲云折腾了一年才拿到五万块。

    但这还真不是人家公司黑你,就是这么个约定,项目没成人家公司自己还白贴钱了呢。

    所以对李闲云而言,把拍摄期省下的时间放到前期,这完全不是问题,成本增加有限。

    曹红月摇头“但是化妆和技术人员这块呢?本来他们不需要熟悉内容的,但现在也要掌握分镜了。”

    “化妆我会想办法,演员又不是每场都出镜,有必要的话就错开场次。至于技术人员,用的是两套班子。在鬼城的班子是我们的核心团队,我们可以安排,外面的班子可以找外面的人,他们按标准流程拍就可以了。”

    “那前期筹备的时间就更长了!”曹红月道。

    前期筹备的时间一向很长。

    精品大制作,光剧本可能就得耗上个一年半载,有的花上几年都不奇怪,比如超英系列,十五部剧本一年半的筹备,就这还是高效率的,正常情况筹备个三五年都行。

    筹组班子也是个大问题,因为剧组人员大多是临时招募的缘故,这就导致了接活儿的时候,经常要考虑档期的问题。

    谁都有档期,就算摄影师再不容易找活儿,只要他还在这行吃饭,就总是有活儿干。

    一个电话打过来什么?下个月进组?我进不了啊,我答应了别的组,合同都签了。

    一个剧组人数只要过百,那组起来就是无数电话打过去。

    有的约不到就只能换人,有的约到了还可能变卦,一问原因,我姥姥去世了,偷偷一打听,哦,别的剧组给的价钱更高,怪不得你姥姥今年死八回呢。

    不稀罕。

    技术人员都这样呢,大腕儿就更别提了——人家都不用死亲戚的,就是一句话没空。

    所以做个剧本耗时年把,筹组班子也能耗时年把,等拍摄完毕,后期也要排期,也能耗时年把,全做好了要上线,还得排期,耗时还能有年把,有些电影拍好了光上线就能让你等三四年。

    别看李闲云骂华友骂到飞起,其实他们的速度真不算慢了。

    李闲云之前做的都是网大,再加上演员后期都是自家的,找的技术人员都是底层,基本没有排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