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林楠和薛晓璐坐在了剪辑室外面的公共座椅上,两个人一边看着远处管理学院的研究生们在拍集体照,一边谈起了《吹哨人》的档期。
“既然暑期档去不了了,那就只能按照你之前说的去贺岁档了。
反正国庆档我是不敢想的,全是主旋律,跟绞肉机似的,哈哈。”
“那具体的公映时间,薛姐有没有想过呢?”
“12月下旬怎么样?贺岁档正好进入了中后期,也开始有年味了,影院的客流量应该也会出现明显的增多。”
“可竞争也更激烈呀。并且咱们这部电影的剧情,又被迫剪辑的有些平淡和乏力……我怕对比之下,会更显劣势。”林楠直言不讳,不担心打击到薛晓璐。
“那你的意思是?”后者沉思了一下,颇为严肃地询问起了意见。
“我的建议是放在贺岁档的前期,甚至是电影的后半段放在贺岁档的前期!”
“定在11月下旬刚开始的那两天?”果然,薛晓璐一下子就反应上来林楠的意思了。
“我觉得这个时间是最适合《吹哨人》的档期。不算是定档在贺岁档,但却又能蹭到贺岁档的客流量。
且一般定档在这个时间的电影都是那种竞争力差一些的片子,我们定档过去,在阵容上会明显更占优势一些。”
薛晓璐点着头,没有说话。她点开了手机的日历,翻起了11月的时间。片刻后,有了决定。
“11月23号怎么样?正好是周六。”
“可以,那就这一天吧。”林楠点头附议。还别说,这一天也是金马和金鸡举行颁奖典礼的日子。
……
西影的董事长正式换人了,消息在3号早上被公示在了官网上。
而这件事情也完全如大家预料的那样,没有在网上掀起任何波澜,没有一丝报道,只在业内低调的传开。
究其原因,是西影对业内的大多数同行而言,无足轻重;换句话说,也是王勇远远不及韩三坪那么有话语权和影响力所致。
所以,两者被业内区别对待,也就理所应当、合情合理了。毕竟这是个名利场,人走茶凉才是现实,况且之前西影一直都不是杯热茶!
临近中午时,金鸡媒体发布会暨启动仪式正式召开;相关新闻瞬间空降娱乐热搜,引发全网热议;
这个重磅资讯也将西影的新闻给彻底压了下去,清理了个一干二净,业内再无人关注……所有人的视线全部聚焦向了金鸡!
“上午11点许,金鸡奖隆重召开媒体发布会暨启动仪式,官宣本届金鸡奖举办流程:
本届金鸡奖自即日起开通报名渠道,面向华语电影行业正式开始征片及报名工作;
计划定于10月1日当天上午,公布金鸡奖入围名单;计划于11月23日晚,于厦门举行颁奖典礼仪式……”
“金鸡奖媒体发布会上,相关领导高调宣布改革措施:
经主管部门批准,金鸡奖自今年起正式改革,终止两年一届的举办规则,正式修改为每年评选一次……”
网上热闹得很,只要不是傻子就都能看得出来:
这与那匹马完全一致的举办时间,根本就是在有意打擂台,就是给所有内地电影人乃至港岛电影人做选择。
“这下有意思了!我就说嘛,去年11月17号那天晚上的事情怎么可能不做回应,这就不来了!”
“意思很直接,所有电影和电影人都做二选一的抉择吧!”
“要是二选一都还能选错,那就真的是无可救药了。”
“回应措施,应该不止是到这一步吧?就没考虑过可能会有人故意装糊涂,装聋作哑地跑去那匹死马那边的事情发生?”
“今年可热闹了,擦亮眼睛看着吧。看看11月底,到底会有哪些内地和港岛电影人去那边……”
“哦豁,前不久那边官宣的评委会主席好像是杜其峰来着,不知道杜导这会儿作何感想?”
不同于网上网友们的起哄和看热闹,内地电影圈此刻就完全是肃杀的氛围了。只因为事关己身,不得不慎重对待!
而对于林楠几人来说,他们的关注焦点就不是金鸡的举办流程这件事了,毕竟这个事情一早就听韩三坪说过。
此刻,对林楠、宁皓等人而言,最让他们感到震惊的是金鸡的改革。
“从两年一届改成一年一届,对标那匹马……这能大幅度提高金鸡的影响力和普及程度。
毕竟原本两年只颁发出一个单项奖,但现在两年可以颁发两次,诞生至少两个影帝、影后、最佳导演……
这种改革变动,可不就是会让内地这些电影人在一定程度上趋之若鹜吗?
而在普通人的脑海中,金鸡也绝对会奠定更深的烙印;只因为它的举办频率足足提高了一倍,大量的演员明星们自然会随之响应起来,进而掀起各种娱乐新闻、热搜,产生泼天的热度和流量……”
“这就是力捧金鸡的最关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