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小韩建议诺兰拍主旋律!(2 / 4)  那年华娱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导筒数十年来的履历,这部《一秒钟》毋庸置疑绝对是他迄今为止拍摄时长最短的电影。

    而剧组所有演员,其实心里都对这次的拍摄体验有些“嘀咕”。因为张大导演对演员的调教和要求,貌似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较真和严苛啊?

    只有张沫最清楚,自家亲爹的态度确实是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在上一部电影《影》的时候,他还是那么用心的教关晓潼如何找角度、如何拍出烟雨竹林中的美感……

    可到了这部《一秒钟》,他就明显没有那么尽心了。如果说以前对每部电影都投入了十分的精力和心力,那现在最多就只有七八分。

    也许以后会越来越追求效率而不是质量,一两个月拍一部电影的频率会越来越高吧?且这所谓的一两个月时间,甚至可能还包含了停工跑通告的时间在内。

    “爸?”张沫将矿泉水递给了张一谋。

    后者接过水的同时,也一并吩咐道:“让后勤团队慢慢收拾吧,我们提前出发先回首都。通知《影》剧组,都准备准备,可以启程威尼斯了。”

    “好的。”

    “张绎。”张一谋招了招手。

    “张导?”张绎觍着一张笑脸,迎了过来。在敦煌待了一个来月,原本就长得不咋样的他,此时更显沧桑了。当然,这张脸也更搞笑了。

    “这应该是咱们第一次合作。”

    “对,没错。我是很希望能多跟张导您合作的,您可比林导照顾我得多。我在他手里就没演过男一号,甚至都没演过几回他的电影……”

    面对张绎毫不掩饰的“捧高踩低”,连张一谋一时间都有点忍俊不禁了。

    “合作的很好,后面我还会找你的。”

    “哎呀,那我可真是受宠若惊了。张导您放心,您随时打电话,我随时都有档期……就是有林导的戏,我也给他推了。”

    还别说,一副嘻皮笑脸模样的张绎,让整个剧组都乐了起来。

    张一谋之所以这么明确的给张绎承诺,不只是因为后者的演技,最重要的还是票房号召力的问题。

    如今华语电影圈中有稳定的票房号召力的演员真的不多,其中各方面都很全面、戏路宽广的演员更是凤毛麟角,而张绎无疑就是这凤毛麟角中的一个。

    能跟他半斤八两的,业内也就只有一个王保强了。像什么沈藤、吴亰之类的演员都太吃电影题材,已经定死在了喜剧和主旋律上。

    而他之后的所有电影都会是商业片,所以张绎自然是最好的选择。长期合作,未尝不可。

    ……

    一天时间过去,到20号上午的时候,《一秒钟》杀青的消息已经彻底传遍了影视圈。

    “任董,国内的电影剧组、电影人、演员明星都已经开始陆续动身启程前往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了。”

    “咱们不急,开幕式前一两天到就成。”任大董事长点了点头,嘱咐道。

    今年,他也准备过去凑凑热闹,亲自带队去挑选一些外语片买回来。

    当然了,跟中影不能比,上影只能以批片的行为买进外语片,之后的发行和上映只能自负盈亏了。

    “任董,人到了。”这时候,又有员工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那就带过来吧。”任中伦毫无情绪变化地摆摆手,吩咐了句。

    “好的。”

    平心而论,任大董事长很清楚,沪圈能拿得出手的中生代男演员和年轻男演员真的不多。

    如果真要拎出个人来做代表,那邓朝绝对是其中毋庸置疑的中流砥柱和典范;他是国内的顶级一线,亦是拥有着不俗票房履历的导演。

    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是绝不可能去演配角的,上影也不会允许他来演配角。

    在这种情况下,能上得了台面的、值得给主旋律资源去捧的男演员,就真的太难找太难找了。他不仅得是一线或者准一线,而且用在电影里作配角还得不突兀……

    喏,经过大半个沪圈的私下“竞争”和“筛选”,最后递到任中伦眼前的就是他了。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徐客和李任港的原因。准确的说,是《攀登者》的港圈团队也隐隐支持了这一位根正苗红的沪圈年轻男演员。

    不多时,就见一身正装略微有些拘束的胡戈被带进了任大董事长的办公室。而他的助理,则被留在了门外。

    没错,一整个沪圈挑下来,就只挑出来个胡戈。其他的都是些不堪的,没有一线和准一线了。

    “任董。”脸上挂着笑容,胡戈半鞠躬问好。

    “坐吧。说实话,你们上戏可真是一年比一年差劲,真不知道都在干什么。

    千禧年之后快20年了,出了几个一线演员?出了多少拿得出手的演员?

    你算是其中最根正苗红的沪圈一线了,但这么多年也就只能在电视剧圈混一混……”

    任大董事长颇为直白地吐槽着,毫不留余地和面子。以致于对面的胡戈都不敢在椅子上坐实,只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