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绍固守,谋取文台(2 / 3)  我给玄德当主公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防御手段,将兵马屯扎在阳人,并动用当地大量的民夫,修葺城墙,搭建壁垒坚营,在阳人县布置了坚固的防御阵势。

    袁绍在得知了这件事后,心中甚感无语。

    黄公!我们是进攻的一方好不好!?

    你在阳人城布置那么多的防守作业做什么?你这胆子是不是太小了点?

    但事实证明,黄祖的这套打法算是做对了。

    华雄带领的大军一到,立刻就对阳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身为凉州武人,华雄的作战方法就是一个字——干!

    论及身为将令的作战素质,华雄远在黄祖之上,论及兵卒的战力,西凉兵也在荆、豫军之上。

    几番对抗下来,黄祖在对抗华雄的作战中几乎皆呈现下风,甚至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是不论他怎么被对方打败……黄祖却能够做到一点,那就是寸土不让。

    华雄虽然是连战连捷,但都是小胜,在大形势上,怎么打也打不透黄祖的龟甲防御。

    身为凉州系出身的猛将,华雄用来逼黄祖出城的手段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西凉军们叫骂!

    他也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其他的方法来了。

    而叫骂这种手段,对于黄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骂去吧你,累死你我不赔!

    所以,两军目前就僵持在了这里。

    与此同时,幽州刺史韩馥带着本部兵马进入了鲁阳地界与黄祖会和。

    韩馥将自己的手下的精锐兵马暂时安置于鲁阳,他自己则是亲往宛城去拜见袁绍。

    见到了袁绍之后,韩馥声泪俱下的将酸枣方面的战事向着袁绍做了大概的描述。

    前番曹操败绩,损兵折将,已经令袁绍颇为郁闷。

    为了让曹操重整旗鼓,袁绍亲自出面,在荆州,汝南,颍川诸家之中,要了不少的资源,支持曹操前往扬州丹阳郡第二次募兵,待募兵完成之后,再返回汝颍共同讨董。

    没曾想,刚刚送走了曹操,韩馥就到了,同时给袁绍带来了这么大的一个败报。

    袁氏听说桥瑁,刘岱,鲍信等人都被西凉军给收拾了,气的有点头晕脑胀。

    他虽然事先就知道董卓军的战力强悍,实力不俗,但万万没想到各阵诸侯的败阵竟如此之快。

    不过天幸黄祖将鲁阳守的固若金汤,没有让华雄直接杀进南阳腹地,不然的话,袁绍还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了。

    而也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代表着颍川荀氏的荀悦和荀諶,来到了宛城,投奔在袁绍麾下。

    这两个人,都是荀氏家族中的代表性人物,极有机谋。

    前番荀彧按照家族的指派,北上前往冀州归顺刘俭,如今这两个人也为了荀氏家族在颍川的利益,前来袁绍麾下投效了。

    荀氏家族在汝颍之地还是非常有名望的,且多年来一直跟袁家有利益输送,如今两位荀氏下一代的英杰人物代表家族来投,袁绍喜不自胜,自然是格外的厚待。

    同时,袁绍将眼下诸侯联盟对阵西凉军的不利局势,向二人做了陈述。

    荀氏子弟,自幼皆受家族中的高等教育,所学颇杂,同辈之中,没有一个人是水货,各个都有些本领。

    特别是身为荀彧嫡亲兄弟的荀諶,在同辈之中也属于是俊秀人物。

    他一看就看出了当中的问题。

    “使君,西凉军起先分兵三路,与诸侯会战,酸枣一路,本是僵持之局,但突然之间却连战连败,反观孟津一路,至今是两军对峙,并无任何动静,实是不合常理。”

    袁绍听了荀諶的分析,道:“友若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董卓乃是三朝老将,历任西域,并州之地,经验颇丰,西凉军中,有此眼力和果敢之气,能够在短时间战胜中原诸路牧守之人,非董卓莫属!”

    荀悦在旁言道:“莫不是虚虚实实之法?”

    “正是如此,孟津那边,恐未必有董卓在了。”

    袁绍虽偶然会有些“好谋无断”,但总体来说,他还是个聪慧之主,大多数的时候,他都是智商在线,且相当的英明睿智。

    他听了荀諶的分析之后,深觉有理。

    “如此说来,董老贼很有可能会驱兵来鲁阳了?”

    荀諶道:“正是如此,恐怕董卓眼下已经抵达了鲁阳。”

    “华雄一人,或许拿不下黄公,但来了董卓,只怕黄公就未必能够长久坚守了!”

    袁绍沉默了一会,叹道:“果然,还需增援才是!”

    说罢,便见袁绍看向外面,吩咐侍卫道:“着蔡瑁,吕公,文聘三人来见!”

    那侍卫立刻领命而去。

    不多时,荆州本土豪右的三名代表,来到了袁绍面前。

    这三人都是南郡豪族,为袁绍所看重,而他们对袁绍四世三公的身份,也分外憧憬敬佩。

    自黄祖之后,这些南郡家族的大族中人,也纷纷被袁绍拉入军中效力。

    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