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4章: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5K】(3 / 4)  华娱:高衙内他想当影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去哪吃饭,去哪消遣。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东京城的导游手册了。

    当然,灯箱这种广告牌也不是什么商贾都用的起的。

    一般来说,只有那些大酒楼、勾栏瓦舍、金银店铺,才有那个本钱把灯箱往外摆。

    像什么桥头、街口之类的地方,基本上都能见到这些灯箱广告。

    毕竟谁让东京市民没有宵禁,大晚上也常常出来溜达呢。

    至于一般的店铺商家,大多只是在门前挂一些花花绿绿的招牌、招幌。

    就算做的起灯箱,也只舍得放在门前摆放,免得被偷。

    不过最高级的一种广告其实要数彩楼和欢门了。

    就像如今超市、商场做活动时弄的那些气拱门一样,东京的顶级酒楼、勾栏常常会在元宵、除夕之时,在门前搭建起一座极为精美华丽的临时牌坊。

    但这种花销就大了去了,动辄便是数百贯铜钱,一般商家就算玩得起也未必舍得。

    见高飞这么一说,刘艺菲震惊之余顿时不由眼前一亮。

    “这个好,有意思,我的半遮面后面能不能也来一个?”

    见她这么一说,高飞顿时失笑的摇了摇头。

    “伱是不是傻?你才是这部剧的制片人好不好?”

    “诶?对哦!”

    此言一出,刘艺菲顿时也不由一愣。

    随即回过神来的她当即不禁有些羞恼的瞪了高飞一眼。

    “都怪你,要不是你乱插手,我早就想到了。”

    见她这幅死鸭子嘴硬的模样,高飞顿时好笑道:

    “是是是,都怪我篡权夺位行了吧!”

    在安抚一番刘·女帝·艺菲之后,高飞这才顺着她的心意介绍起来。

    ……

    ……

    说起疑似穿越物品案例,其实在国内还有不少。

    像王莽那位重点怀疑对象就不用说了,几乎都已经洗不清了。

    甚至于先秦时期,那个战国出品的玻璃杯也曾经让一群老头有些晕乎乎的。

    毕竟材质还能用天然玻璃解释,但款式和现代一模一样就有点离谱了。

    不知道是还以为是从烧烤摊上偷来的呢。

    并且宋代的酒商们也不太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他们更相信广告的力量。

    也不知道是哪位仁兄穿越到了宋朝。

    反正高飞在东京的时候,每当有新酒出炉时,便会有酒商大张旗鼓搞出点动静来。

    幡子广告这种传统类型肯定不能少,而且常常还会有一些新花样。

    比如在店门口搭建一个台子,会请一些卖艺的或者儿童,站在台上扮成酒仙、鬼神的模样进行表演,就好似如今的开业唱歌差不多。

    而且当下的开业演出,还真得未必有一千年前的开业表演精彩。

    除此之外,遇到某些本钱豪奢的酒商,常常还会花钱聘请乐队和当红的勾栏艺伎,一路上鼓乐齐鸣,绕着街市来回走。

    常常用不着几个来回,队伍有半条街那么长。

    因此东京市民几乎每天都有看不完的热闹!

    不过刘艺菲等人不知道是,高飞喜欢点外卖的习惯其实早在大宋的时候就养成了。

    和现代的模式有点相似,当初在东京城也有专门的美食市场。

    这个市场凌晨三点就有人开门做生意了,直到晚上三更还有人在营业。

    简而言之:

    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

    至于现代社会有外卖小哥,宋朝时的东京也有大批“闲汉”在城市里面讨生活。

    故此大多数勾栏瓦舍外面,常常都会有一批“闲汉”候着。

    想要叫外卖的人都可以差遣他们,无论是酒肉饭食,还是衣帽靴履,都可以使唤他们。

    当初高飞在勾栏瓦舍里消遣的时候,常常十天半个月不出来,也照样能吃遍东京美食。

    当然,街道上也有专门做餐饮流动生意的商贩会主动上门。

    即“就门供卖,可以救急之需。”

    而这一点相比于如今的外卖服务,倒是更加人性化一点。

    不过大宋的外卖服务到底和现代的外卖有些不一样。

    因为大宋的外卖餐具是需要回收的,并不是一次性用品。

    毕竟东京的外卖食盒同样十分有讲究。

    这种“温盘”常常是木质为主体,但在食盒表面则以瓷面装扮以示素雅美观。

    至于餐盒内部则用了木头、漆器等材料,上下两层皆由瓷器构成,中间空心的地方可以注入热水,由此起到了加热保温的作用。

    这种餐盒在如今看来,无疑是一件了不起的艺术品。

    甚至东京城某些酒楼还会彼此攀比,内卷到后来直接将食盒的造价做得的菜肴还高。

    不过也有些人家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比如高飞当年在元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