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章 数钱(1 / 2)  凤鸣江山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青松》这首诗,在现代可谓是家喻户晓。

    这首诗的前两句,以写实的手法,渲染出雪的暴虐,松的抗争。

    在二者近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将松柏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和豪迈,惊心动魄地描述出来。

    后一句更是赞颂了经历风雪洗礼后松柏高洁的本质。

    夏长衍听着这貌似寻常的诗句, 想到诗句中隐藏的深意,忍不住心情澎湃。

    他被打压远离京城,不就是犹如暴风雪中的青松。

    而他只要挺过这场暴风雪,就能够以其人格魅力,迎来更多的尊敬。

    他凝视着林半夏,反复在心中默默地吟诵着前两句诗句。

    每吟诵一次, 心内就涌出更多的豪情。

    “林姑娘,这诗句是哪一位先生所作?”

    这样的诗句, 不大可能是林半夏创造出来的。

    这也绝对不是粗通文墨之人能创造出来的。

    那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 还是位元帅。

    林半夏心里这么想,口中却说道:“师父只说,能作出这样诗句的是英雄,是豪杰,是受人尊敬的。”

    夏长衍深深地赞同,还没有谋面,他已经对这个诗句的主人生出向往。

    两人面对面地站着,似乎远离了花园里的喧嚣。

    参加赏雪会的人陆续告辞了,林半夏也谢绝了夏长衍的挽留,一并告辞。

    难得夏长衍没有挽留,林半夏知道是她那几句诗的原因。

    此时的夏长衍一定是在召集幕僚,为重返京城做准备了吧。

    林半夏的心里,莫名生出种惆怅的感觉。

    还好, 她还没有陷进去,以后她和夏长衍,将会成为两条不可相交的平行线。

    马车回到家门的时候, 林半夏的心已经平静了下来。

    她进屋换了衣服,简单吃了几口饭, 便出了门,去了王氏的铺子。

    还没到近前,就见到铺子门前围着些人,浓郁的香气也飘出来。

    她站在外边,只看到娘低着头忙碌着,不多时有人捧着纸袋从里面挤出来,香气也随着飘出来。

    林半夏微笑着避开人群,走进铺子。

    铺子里的暖气很足,四张桌子都坐着人,爹正端着个托盘,送过去一大碗浓稠的酸辣汤。

    “老板,你这汤酸得够味,辛辣也够,喝一碗就发出一身透汗出来。”

    林义笑眯眯的:“那客官你多喝一碗。”

    “再多可喝不下了,老板,你那个薄脆给我打包几张,我孙子肯定喜欢吃。”

    “好勒客官。”

    林义抬头看到林半夏, 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林半夏伸手接过林义手里的托盘,“爹, 你歇一会,我来吧。”

    林义却没有歇着,而是出了门,替下了王氏。

    他这几天也练习了,做的煎饼不比王氏的差。

    林半夏装了薄脆,送到桌上,收了铜板。

    王氏进来,盛了两碗汤,一碗是给林半夏的。

    林半夏不饿,也陪着王氏就在柜台里慢慢地喝了。

    王氏却是大口大口地喝完,就赶紧再出去,林半夏舀了水,开始清洗堆着的碗筷。

    午饭时间过去了,铺子里的人少了,但是煎饼摊子前的人还很多。

    林半夏和王氏一起将铺子收拾干净,地面的水也擦掉了,桌子都擦干净。

    “娘,你的煎饼摊要开到什么时候?”林半夏问道。

    “这第一天,就多开一阵。”王氏看着外边,忍不住嘴角上扬。

    “铺子天天开着呢,爹和娘都别累着。”

    “哪里累啊,就是累心里也舒坦。”

    王氏从来没有这么舒坦过。

    靠自己的双手赚钱的感觉太好了,好到她都舍不得收摊。

    “薄脆卖得快,昨天我炸了这么一大盆的面呢。”

    王氏又拿了盆和面,边道:“这鸡蛋下得也快,昨天买了一篮子的鸡蛋,一会还得买。”

    林半夏道:“娘,咱铺子里鸡蛋和面都用得多,以后你可以让人送过来。”

    王氏道:“那不好吧。”

    林半夏笑道:“没什么不好的,娘和爹出去还要耽误时间,鸡蛋和面背回来也沉。

    给伙计几个铜板做推脚钱,他们也能愿意送过来。”

    王氏想想点点头:“也行,一会去时候和人家商量商量。对了半夏,你说的果子是什么样的?”

    “这个要发面的。”林半夏道。

    “那我今天多和点面,留着一半明天用。”王氏道。

    门口的人终于少了,煎饼摊也终于可以收摊了。

    林义和王氏从早起就忙活到现在,却一点也不觉得累。

    尤其是看到一匣子的铜板的时候。

    王氏找了麻绳,和林义一起一枚铜板一枚铜板地穿着,数着。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