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七章 名声大噪的岳飞(求月票!)(2 / 4)  干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梁城的这段时间,那些表现得不佳或是不符合赵宋王朝现在主战风气的官员,也被赵桓给罢黜了。

    这使得赵宋王朝出现了大量的官员空缺。

    赵桓得尽快将这些官员留下来的空缺给补足。

    另外,耿南仲向赵桓建议早立太子,防止赵佶复辟,打消对赵佶复辟还抱有幻想的人。

    赵桓觉得耿南仲的这个建议非常有道理,于是匆忙地将他的嫡长子(也是赵桓的独子)赵谌立为皇太子,以免皇权旁落。

    ——耿南仲也因此被赵桓晋升为门下侍郞。

    接着,又到了赵桓的生日。

    徐处仁代表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请求将赵桓的生日这天命名为「乾龙节」。

    「乾龙」取自《易经》乾卦第五爻:「九五,飞龙在天。」

    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这是用「乾龙」来比喻赵桓,是希望赵桓能拨乱反正,奋发有为,重振赵宋王朝的雄风。

    赵桓自己则觉得「乾龙」这个名字,可以展开为大乾王朝的龙,非常好,寓意他可以灭掉大乾王朝夺回赵宋王朝失去的疆土以及燕云十六州、安南、占城等地,使他成为千古一帝。

    所以赵桓很欣然的就将自己的生日命名为「乾龙节」。

    ——赵宋王朝的皇帝的生日全都是节日。赵匡胤的生日是二月十六,为长春节;赵光义的生日是十月初七,为乾明节,后改为寿宁节……赵佶的生日是十月初十,为天宁节。

    赵桓这个人向来反对铺张奢华,主张简朴节约,他最看不惯的就是赵佶他们骄奢Yin逸。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桓在当上皇帝之前,受到了一系列的好评。

    不过,可能是YY了他灭掉大乾王朝成为千古一帝,以至于,赵桓异常的高兴。

    所以,在乾龙节这天,赵桓破例赏赐群臣在紫辰殿举行宴会,为自己庆生。

    赵桓今年二十六岁,这次乾龙节,是一生节俭的他,所过的最隆重的一个生日……

    应该说,赵桓也知道,等到秋高马肥时,李存很可能会再次率军来攻打赵宋王朝,他应该赶紧储备军事人才。

    因此,赵桓也曾下旨,让在东京汴梁城的监察御史以上、在外监司知府军及路分钤辖以上的官员,在朝廷大小使臣范围内,以公心选择曾经在边疆任职、或经历战阵、以及有武勇可以统兵出战的人,还要求各举荐两人,

    写出其历任职务,奏明保举。

    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其实也全都已经意识到,李存很可能在秋高马肥的时候,再次攻打赵宋王朝,以报他们赵宋王朝毁约之仇。

    可到底该怎么应对那场有可能到来的战争,怎么保卫赵宋王朝,自赵桓以下全都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也就是说,自赵桓以下,赵宋王朝的掌权之人,其实什么都懂,可他们就是没有做出合理的战略目标部署,也缺乏合理的应急预桉,在治国理政思想上,在军政体制上,赵桓君臣都还停留在和平时期的状态上,更可悲的是,赵桓君臣似乎更热衷于清除赵佶时代的旧臣,更感兴趣于废除赵佶时代的政策,种师道等少数看清形势的人提出来的良好建议,全部没有引起赵桓君臣的重视。

    ——在赵桓君臣看来,似乎好像最大的事,莫过于消除赵佶时代的影响,稳住赵桓的皇权和他们手上的权力。

    至于目前阶段赵宋王朝的宰相徐处仁,他是神宗元丰八年的进士,四朝元老,他的政治经验应该很丰富,人又是主战派。

    所以,对于徐处仁当宰相,很多人都抱有很大的期望。

    可徐处仁主战归主战,但他到底只是书生,根本就不了解军事。

    虽然他也提出了「改革马政,也就是建议将在东京汴梁城集中养马,改为分散到各路军中养马」和「拘户绝田土,召募乡兵」等建议。

    可这远水解不了近渴,根本就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赵宋王朝所面临得迫在眉睫的危机的良策。

    其实——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赵宋王朝还不危险。

    真正将赵宋王朝推向深渊的是,自赵桓以下,对当前的形势、对赵宋王朝真正的实力全都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这使得赵桓君臣,不仅不积极准备应对李存二次伐宋,竟然还不顾一切的将宋军的主力全都派去救援太原城……

    ……

    最初来救援太原城的一共有两支大军。

    第一支是姚古和折彦质所率领的六万西军,这部分宋军一直在泽州一带逗留。

    第二支是张孝纯的儿子张灏所率领的河东兵马和鄜延路军马使黄迪所率领的鄜延军,他们也有数万之多。

    从兵力上来说,宋军的人数是岳飞手上的人马一倍多。

    而且,此时岳飞手上只有两万多马军,也不如宋军多。

    按说,这种情况下,宋军应该主动跟乾军会战才是。

    可姚古却打定了主意,据险而守,根本就不主动跟岳飞会战。

    两军对峙到了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