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7章 故人相见(2 / 2)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些,3个师的兵力也足够了。

    而且大明现在有钱又有粮,真有能力多线作战。

    想到钱粮,崇祯又问堵胤锡道:「堵卿,河南各府今年的收成如何?」荾

    「挺好的,算得上是个丰收年。」说起粮食收成,向来沉稳的堵胤锡也是不免变得有些眉飞色舞起来,「不光是徐州、开封、归德等几个府,汝州、南阳、汝宁也不错,今年河南省的官仓至少能收粮两百万石!」

    「说起这,朕差点儿没想起来。」

    「汝州刘洪起他们几个你是怎么处理的?」

    「回圣上,这几个反贼早就被臣剿灭了,臣上过塘报的。」

    「那估计是内阁当成普通政务处理掉了,没有奏报给朕。」

    停顿了下,崇祯又道:「也就是说,现在除了河南府仍在伪顺手里,其余各府都已经处在大明的治下,是这样吗?」

    「是这样。」堵胤锡道,「只不过由于之前常年遭受兵乱,河南省的人口大量流失,现在除了归德府和开封府的人口恢复了一些,其余各府人口很少,多的也只有几万口,像怀庆府和卫辉府更是只有一两万口。」荾

    听到这话,崇祯就不免轻叹一口气。

    中原大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每当有战乱时,遭受兵灾也最惨重,人口损失九成甚至九成九是常有的事。

    堵胤锡犹豫了一下又道:「圣上,还有一桩难事。」

    「能难住你堵胤锡的事可不多。」崇祯道,「何事?」

    堵胤锡道:「从今年年初,周王、唐王、潞王、福王等十余位藩王或者亲自返回,或者派亲信管家纷纷返回各自封地,试图夺回各家耕地。」

    崇祯脸色冷下来:「堵卿,你没把耕地还给他们吧?」

    「臣自然是不会。」堵胤锡答道,「然而诸藩于路征招了不少青皮打行,到了属地之后就强行驱逐垦荒的流民,霸占其辛苦劳作一年之收成,有些流民奋起反抗居然反遭打死,臣本想出面阻止,可也是无权干涉。」荾

    按大明律,地方官府是管不到藩王的。

    藩王哪怕是杀人放火,也只有宗人府能管得了。

    「以后就能管得了啦。」崇祯沉声说道,「今后就不再有宗人府,皇亲国戚犯了法,也跟老百姓一样受大明律制裁,该抓抓该杀杀。

    」

    这也是大礼教之争的成果之一:废除皇亲国戚特权。

    本来,就算是崇祯有这个念头,也没办法付诸实施。

    因为这与儒家提倡的尊尊亲亲贤贤的思想严重相悖。

    可是经过了数年的大礼教之争,平权思想逐渐开始被世人接受,尤其是随着大量的妇女冲破家庭的束缚,冲破礼教的禁锢,进入工厂工坊做工,平权思想就变得更加的普遍,到现在更是获得了多数士族阶层的拥护。荾

    ……

    比如当今首辅张慎言,就旗帜鲜明的支持人人平等。

    张慎言不光主张废除皇亲国戚的特权,还主张撤藩。

    但因为在内阁内部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只能拿到文华殿上议决。

    张慎言身为首辅有优先发言权:「太祖高皇帝当年之所以要在九边设立诸多藩国,乃是为了拱卫大明朝,而本朝立国之初,九边诸藩国也确实为守护大明朝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将近三百年过去,时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当年分封的藩国早就已经丧失了对大明的屏护作用。」

    「如今的藩王也早已经没了太祖高皇帝和成祖文皇帝之遗风。」荾

    顿了顿,张慎言又道:「所以再保留这些藩国已然是毫无意义,反而只会增加大明朝廷之财政负担,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诸藩之传承何止五世?鉴于此,仆以为是时候撤除诸藩国,剥夺诸宗亲之俸禄。」

    紧接着,刘理顺也说了一大通。

    刘理顺坚决反对撤藩,更反对剥夺宗亲俸禄,认为这与儒家的三纲五常严重相悖,属大逆不道之举,你一个臣子,有何权力夺宗亲俸禄?

    其实以刘理顺为代表的官员还有另一等担心。

    担心废除皇亲国戚特权只是开始,还有后续。

    后续会不会废除士绅免税的特权,一体纳粮?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交由文华殿议决。荾

    足足过了半个多时辰,最终结果才终于统计出来。

    首辅张慎言以微弱的优势胜出,撤藩并剥夺宗亲俸禄的决议通过,属于大明藩王以及皇亲国戚的好日子一去不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