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二章过年了(3 / 4)  随身博物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文龙伸出手,要抱。

    “大哥,我给你的药酒,别不舍得,喝完我再给你。

    抓紧时间再生一个,和这小家伙挣家产的!”张俊平郑重的拍了拍邱建国的肩膀说道。

    张俊平的话,说的大家一愣。

    林淑芬红着脸,小声说了刚才亮亮不让张俊平抱的事。

    顿时。

    屋里响起一阵大笑。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就到了年三十。

    张俊平这才发现,原来这个年代BJ人没有祭祖这一说。

    唉!可怜的BJ人。

    其实,不是不想祭祖,只是这个年代不允许大规模的祭祖。

    不能像农村一样,那么张扬的去上坟,请祖宗回家过年。

    只能偷偷的在家摆个灵位,给祖宗上柱香都得偷偷摸摸的。

    这个,也包括张俊平家。

    张俊平家更可怜,他爷爷奶奶的坟都在老家里,张父只能在年三十晚上,偷偷摸摸的带着两兄弟,找个路口。

    画个圈,烧点纸钱,让过路的神仙给捎过去。

    “爸,等明年的时候,咱们一块回老家给爷爷奶奶上坟。”看到张父伤心的样子,张俊平轻声劝道。

    “回去,哪有那么容易啊!

    出来几十年了,都不知道老家变成什么样子了。

    也不知道,村口那棵老槐树还在不在。

    小时候,我最喜欢在老槐树上玩,恨不得一天长在老槐树上。

    每天晚上,你奶奶就会站在门口,冲着老槐树喊:小三子,回家吃饭了。”张父笑着,眼睛里含着泪花,回忆着童年的时光。

    “爸,你想回家看看,有什么不容易的?

    现在又不是以前,当年你跑着都能跑来BJ。

    现在有汽车,有火车,想回去还不简单?”张俊平轻声安慰着父亲。

    “也是!我老糊涂了!

    现在你都大了,用不着我再操心了!

    好等明年我们全家一块回去看看!”张父这才反应过来,现在不是前几年了。

    前几年,为了赚钱养家,哪有时间回老家,哪有闲钱回老家。

    以前,只能是给老家的大哥,二姐写信,偷偷塞两块钱,让他们帮着给爹娘买点纸钱。

    现在,老大有出息了,挑起了家里的大梁,他有时间,也有闲钱了。

    听着耳边传来的鞭炮声,张俊平看向漆黑的夜空。

    看着远处一闪一闪的火光。

    选择在大年三十深夜出来给祖先烧纸的,不光他们家。

    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即便是走了对脸,彼此也不会说话打招呼。

    而默默的选择一个位置,给远在故乡的爹娘或者祖先烧去纸钱。

    祭祖不是迷信,而是一种传统习俗,是文化传承。

    等到圆圈里的纸烧的差不多的时候,突然一阵旋风刮起。

    把圆圈里的纸灰卷起来,卷到天上,洋洋洒洒的飘落到远处。

    张父却很高兴,“你爷爷奶奶收到钱了。”

    “爸,咱们回家吧!”张俊平不忍心说出实情,只是轻声说道:“快十二点了,该回家放鞭了。”

    除夕夜,凌晨十二点放鞭炮,也是传统习俗,辞旧迎新。

    刚回到家,外面就响起一阵鞭炮声,凌晨十二点了。

    张俊安跑进屋里,拿出准备好的鞭炮,拿一根木棍挑起来。

    “大哥,你挑着我去点好不好?”张俊安央求道。

    “行!你点!”张俊平笑着答应道。

    “谢谢大哥!”张俊安开心的像个孩子一样。

    张俊平很能理解张俊安的心情,毕竟BJ已经十多年,过年的时候,没有听到过鞭炮声了。

    很小的时候,兜里没钱,只能看着人家放鞭炮,眼谗。

    后来,大了能赚公分了,兜里偶尔也有个几分一毛的零花钱了,可是国家又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这让张俊安感觉自己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今年终于放开了,大家不约而同的燃放起鞭炮。

    原本偷偷摸摸的小鞭炮作坊,都不约而同的加大了生产量。

    很多生产队,都搞起了生产鞭炮的副业。

    张俊安早早的就买了一大堆烟花爆竹。

    都没用张俊平操心。

    放完鞭,张俊安又拿出一堆烟花出来。

    这个年代的烟花,可不是后世那种纸筒的烟花,而是用泥巴做的,像放大的窝窝头一样,上面有个引信,点着之后,呲呲的往外喷火花。

    这个年代的烟花,药量很足,一个这种窝窝头做的烟花,能喷两三米高,能持续一两分钟。

    放完烟花,张母那边已经下好了饺子。

    张俊平、张俊安、赵玉芝三个人给张父、张母磕头拜年后,才开始吃饺子。

    一家说说笑笑的吃完饺子,又说了回话,也差不多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