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点,我接你们去家里住几天。
我们现在换了大房子,住的开。”张母摸着眼泪说道。
“好,好!等平子结婚,我就去!”姥姥也是红着眼圈,拉着张母的手不愿松开。
“英文,你把这些东西都带回去!
明年平子结婚,又要花不少钱。
我不缺吃不缺穿的,不用你们担心。”姥爷指着地上的东西,对张父说道。
“爹,你不用担心平子,他结婚,我这个当爹的,一分钱没花。
你大外孙子现在出息了,自己在城里买了一套大院子。
还给我们两口子买了一栋三层的酒楼,过了年就开业。
大哥,等过了年,让栓柱和长生他们去我那儿,我给他们在酒楼安排个活,总比在山里强。”张父笑着说道。
这一刻,张父很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男人致死是少年,都有人前显圣的欲望。
“我就知道,就知道我大外孙子有出息。”姥爷捋着胡子开心的笑道。
“英文,平子买院子,买酒楼,这不会犯错误吧?
他年轻不懂事,你当老的的,可不能跟着胡来。”大舅担心的说道。
“大舅,现在政策变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你看着办,明年,最迟后年你们大队,就要分田到户了。”张俊平笑着解释道。
“大舅老了,也不懂那些,你可要自己把握好。”大舅依然有些不放心。
“大舅,没事的!
刚才我爸也说了,你让栓柱哥两口子,长生两口子过了年,都去城里吧。
在酒楼干活,总比在山里强。”老爸都已经开口了,张俊平也跟着劝道。
说起来,姥爷姥姥这一辈子也是不容易,七个子女,最终活下来的就大舅和张母两个。
其他人子女,五姨夭折了,三舅、四舅,小舅都牺牲在战场上,二姨死于难产。
一番劝说下,姥爷姥姥总算是收下了东西,张俊平一家人踏上回家的路。
没有了东西,回家的路轻松了很多。
来的时候,张母没让拿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只让带了二百斤大米,二百斤面粉,还有五十斤豆油。
这些才是山里最需要的。
这么多东西,来的时候可把张平安和柱子累坏了。
虽然都是农村长大的人,没少干农活。
可是,一人挑着一百来斤东西赶山路,还是累的不轻。
最累的还是张俊平,挑着二百斤大米,手里还拎着二十斤豆油。
一开始,张平安和柱子还有点不好意思,觉得张俊平挑的有点多,一个劲想要帮他分担点。
可是,走了四五里山路之后,就再也不说这话了。
一百斤已经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
现在回程,什么东西都不用拿了,都感觉浑身轻松。
下了山,找到吉普车,已经是五点多。
等到他们回到红星农场,已经快夜里九点。
中午都没好意思多吃,所以赶到山脚下的时候,就已经饿了。
这回到家,一个个都饿的肚子咕咕叫。
太晚了,再做饭也麻烦。
好在这是过年,家里不缺吃的。
有炸的炸货,炸的带鱼、酥肉,丸子之类的,烧点汤,就着馒头,一家人对付了一顿。
不光人饿,六只小狗崽也饿的嗷嗷直叫。
张俊平拿出一根方火腿,切成肉丁,把馒头掰碎了,浇上汤,把肉丁放到里面。
六只狗崽吃的那叫一个香。
估计,从出生还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
“平子,你怎么想着要养狗?你整天忙的不着急,哪有功夫养狗啊!”张母看着张俊平拿着火腿喂狗,有些心疼的说道。
“妈,你没看到吗?姥爷不舍得把狗送人,家里又养不起。
就算最后不得不送人,姥爷也不会开心。
姥爷可是七十多快八十岁的人了。
你就不担心,因为这个,姥爷在病了?”张俊平笑着说道。
“你要过来,就不怕你姥爷心疼了?”
“呵呵,这个世界上,也就我要过来,姥爷才不会心疼。”张俊平得意的笑道。
“你姥爷姥姥年龄大了,我想着明年把你姥爷姥姥接下来住。”张母看着张父和两个儿子说道。
“接呗!你不是和姥姥都说好了吗?等大哥结婚就把他们接下来住几天。”张平安无所谓的说道。
“你想接爹娘下来养老,你得先和大哥商量好,别让大哥大嫂他们多想。”还是张父了解张母的心思。
张俊平看了邱文燕一眼。
邱文燕赶紧笑着说道:“妈,爸说的对,只要大舅不多想,我们都支持您的决定。
反正咱家也大!
大栅栏那套院子是三进的,等明年装修好了,您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