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四章南辕北辙的分析(3 / 5)  随身博物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他早上过来摆脱,还没开张呢,认为张俊平是在给他捣乱。

    “你这个雕像看上很不错,可是开裂了,刚才我没有发现。

    我出五十马克的时候你不卖,现在我发现了裂纹,自然不能再给你五十马克了。”张俊平也不着急,慢慢和摊主纠缠着。

    “五十你要就拿走,不要拉倒,我回家劈了烧柴!”摊主看了看关公像上的裂纹,很是恼火的说道。

    “二十马克!”张俊平不为所动。

    这关公像之所以会开裂,完全就是保养不善造成的,估计这关公像都不知道在摊主家里吃了多少年的灰,偶然翻出来之后,看着还能值几个钱,就拿到跳蚤市场来碰碰运气。

    “拿走吧,拿走吧!”这时又有人过来问价,摊主不愿意再和张俊平纠缠,干脆摆摆手道。

    张俊平递给摊主二十马克,抱起骑马关公像。

    哟,还挺沉!

    仔细一打量,张俊平发现,这是用小叶紫檀的树根雕刻的骑马关公像。

    这种雕塑一般都是用来送人的。

    比如送给自己的领导,祝领导马到成功,马上封侯。

    抱着骑马关公像,张俊平并没有急着离开,继续在摊主的摊位上寻宝。

    张俊平又在摊主的摊位上发现了一套外销瓷。

    外销瓷是古代专门销往海外的瓷器,自唐朝开始,中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瓷器销往海外。

    到了明清时期,外销瓷已经发展成了来样订制的生产模式。

    来样订制的外销瓷,上面的图纹都是异域风格的图案。

    “老板,能不能拿起来看一下?”张俊平对正在忙着接着的摊主问道。

    摊主现在生意不错,张俊平寻宝的这一会功夫,就成交了一笔生意,还有一笔交易正在谈价。

    “可以,小心一点!”摊主回头看了一眼说道。

    张俊平伸手拿起一个广彩瓷茶壶,看了看釉色,又翻过来看了看胎质。

    广彩瓷算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瓷器分类。

    他是专为外销瓷而生的一种瓷器。

    自康熙朝在广东设立通商口岸开始,广彩瓷逐渐发展起来。

    广彩瓷色不光色彩上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以是彩绚丽多彩为主,就连器形也受西方的影响,烧制出许多有别于传统瓷器器形的瓷器。

    比如眼前这个广彩瓷茶壶,就明显带有西域风格。

    壶身细长,上细下粗,壶盖上有个尖尖的壶盖冒,猛一看上有点巴洛克风格。

    广彩瓷也有分别,康雍乾三代的瓷器,以精品居多,后面虽然质量还行,但是精品逐年减少。

    眼前这一套广彩瓷,虽然称不上是精品瓷器,但是质地还行,算是小精品。

    张俊平讲了一下价,以一马克一件的价格把所有的广彩瓷买了下来。

    还是和在柏林一样,在跳蚤市场租了一间仓库,先把瓷器存放起来,继续逛。

    张俊平把仓库门锁上,刚要回跳蚤市场,突然看到前面,仓库一角,有两个人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在干什么。

    凝神看去,直接其中一个老人给了中年人一卷东西。

    中年人打开看了一眼,然后把东西卷好,递给老人一个信封。

    张俊平一愣,随即狂喜。

    他刚刚看的很清楚那一卷东西是一幅油画,而递给老人的信封里面装的是普鲁士马克纸币。

    看厚度大约有两三千马克的样子。

    一个老人拿着一幅油画偷偷交易,要的还是现金。

    这让张俊平想到了自己苦寻不到的那个宝藏守护者。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此时张俊平也顾不得继续逛跳蚤市场了,直接走到一旁,远远的盯着老人。

    交易完成后,老人根本没有停留,直接出了跳蚤市场。

    张俊平慢慢跟在后面,离着老人大约有二百多米。

    这个距离不容易被发现。

    当然,这个距离是指在这种比较空旷的地方,在城区里,二百多米,一个转弯就有可能被甩掉。

    “我靠!”张俊平忍不住骂了一句。

    老人居然是开车来的,老人出了跳蚤市场,上了一辆汽车。

    张俊平赶紧把自己的自行车推出来,骑着上了公路,等着老人。

    不一会老人开着车出了停车场,上了公路。

    看着老人的车超了过去,张俊平冲老人的汽车挥了挥手,怪叫一声,开始在后面猛蹬,追赶着老人的汽车。

    好在普鲁士这边法律比较严格,限行限速做的比较好。

    老人的车速不快,张俊平还能追的上。

    随着老人的汽车行驶方向,张俊平赶紧有些不对。

    这不是往市区去的方向,而是市郊的方向。

    路上,老人在一家超市停下,买了一大堆东西,然后上车继续往前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