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 危机【十】(3 / 3)  慷慨天山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的水气,裹挟着空气中的烟尘吹来,土腥味更显浓郁。

    同样,越是浓郁的土腥味代表着越大的雨。这个结论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却是刘振华当时和别克闲聊所偶然知道的。久居在山脚下的牧民,经历的天气比戈壁滩还要极端。

    他们口口相传的经验和代代遵守的规律绝对是不会出错的,刘振华对这样的总结向来很是信服。

    毕竟他只会打仗的时候也没学过该如何指挥,只知道这次吃亏了,下次就一定要赚回来,和做买卖的道理没区别。

    吃亏多了,本钱都能丢光。赚的大了,一个排长就能过上团长的日子!

    所以到底是吃糠咽菜,还是喝酒吃肉,经验的总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不及等小家伙儿自己回神,刘振华决定把小家伙儿强行摇醒。

    天色一瞬间黯淡了下来……排水渠里的泥水看上去已然呈黑色。

    刘振华伸出去的手却骤然挺住。

    他的脑袋偏转想旁侧。

    模糊昏暗的视线里,出现了两个闪烁的光点。

    接着又是一对……又是一对。

    光点从大雨前湿润的风裹挟着的扬尘里出现,竟是逐渐黯淡了下去。

    机枪手定深看清这玩意儿之后,立马冲着对岸招手。

    这个距离完全是步枪的最精准的射程范围内。

    子弹打出来会是一条直线。

    只要秉承三点一线的基础射击原则,扣动扳机的刹那就能命中目标。

    但刘振华却否定了这个方案。

    “不能开枪!”

    “能见度不够,万一打中拖拉机那损失就大了!”

    机枪手焦急的说道:

    “可营长,咱们没枪!”

    刘振华不慌不忙的提起铁锨说道:

    “当年子弹不够,冲锋拼刺刀的时候都忘啦?”

    机枪手憨笑一声,有些不好意思。站在刘振华右边的小家伙儿却是已经拿起铁锨,摆出一个标准的刺杀准备动作。

    两人欣慰的对时一眼,但都没有对小家伙儿多说什么。

    现在这种情况下,多一个字就是累赘。

    幸运的是他们现在有三个人,可以完美的呈现出我军最为熟悉的“三三制”步兵班组突击战术。虽然缺少两个战斗小组作为接应和后援,但一点两面的战斗原则却是没有动摇。

    在刘振华的指挥下,三人时而缩进间距,时而宽松覆盖,在不超过手中的铁锨的长度,一步步朝前方压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