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63章 考察地方(七)(2 / 3)  明末逐鹿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重庆却是一个多山的地方,重庆这座城就是建立在山脉上。

    在楼顶上修公路,也只有在重庆这个山城,才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这样的山区想要发展好工业,那要比其他地区困难许多。

    太子苏蜀参观完碑林,他乘船顺江而下,下一个目的地是长三角工业区。

    帝国三大工业区,环渤海工业区,因为有着京城的各大科研院所和大学,研发实力最强。

    工业主要以官营公司为主的重工业。

    长三角工业区却是重工业与轻工业兼得。

    珠三角工业区重工业是帝国工业的翘楚,但那里更发达的是民营公司为主的轻工业。

    太子苏蜀在北方,很难见到太过活跃的民营公司,他想去长三角,见识一下民营公司对于帝国工业的影响。

    他们一行人乘船来到奉节县,尤旗建议道:「太子殿下,臣建议通过其他方式度过三峡。

    我们多次疏通三峡地区的长江航道,但这里有的地方,数百米的落差。

    船直接冲下去,弄不好就会出现船毁人亡的情况。」

    太子苏蜀只是长叹了一声,他对于三峡的险要也有所了解。

    父皇当年率军出川,那时还没有公路和铁路,只能依靠长江这个水路运输后勤物资。

    长江舰队的官兵,硬着头皮从三峡这里冲下来,船毁人亡的情况不在少数。

    太子苏蜀选择乘坐汽车,然者长江河道,顺着盘山公路,向着下游驶去。

    他听着轰隆隆的长江水声,看着长江的江水,从高处俯冲而下,拍起巨大的水花。

    太子苏蜀就握紧拳头,他一定会让这个天堑变成通途。

    汽车走了一天一夜,这才走出三峡的范围,来到了湖北。

    太子苏蜀继续乘船顺江而下。

    长江越过山峡之后,就变得平缓许多,再也没有落差极大的地方。

    太子苏蜀乘船路过湖北、江西、安徽三地。

    这些都是帝国常见的内陆省份,湖北更是帝国的重要交通枢纽。

    但他们的工业发展很一般,没有发展出完善的工业体系,只是在某几个领域深耕。

    这些省份只是分享了一点帝国工业发展的蛋糕,但它们无论出了什么样的

    事情,对于帝国工业的影响,那是微乎其微。

    这些内陆省份的作用,就是给工业发达省份,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与市场。

    太子苏蜀知道这样,必将会引发各地之间的矛盾。

    但对于这个情况,朝廷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工业必须要集群发展,才能出现规模化效应。

    朝廷强制安排,每个省都安排几家公司,专门发展某一个产业。

    这种情况,会导致工业出现倒退。

    现在这种情况,影响非常有限。

    朝廷对于工业的发展,也只有出现经济危机,这种导致工业全面衰退的情况,才会对工业布局进行深入调整。

    太子苏蜀这次主要是考察新政的效果,对于这些基本不受新政影响的地区,他的兴趣不大。

    船只顺流而下,速度非常快。

    太子苏蜀在金陵码头下船,观察这个长三角工业区,四大工业重镇之一。

    长三角工业区,发展最好的地方,那就是位于长江口的松江府。

    其他三大地区,金陵府、苏州府、杭州府不分伯仲。

    他们作为江南地区,最核心的地方,发展速度远超江南其他地区。

    金陵的码头,客船和货船都在排着长长的队伍。

    码头上的起重机和搬运工都极为繁忙。

    标准的集装箱,从货船上卸下来,很快就被吊装到重载汽车上。

    汽车也拉着集装箱,有序的排队前往码头,把自己运输的货物,装到货船的船舱中。

    金陵大街上的行人,他们都行色匆匆,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忙碌。

    太子苏蜀看到百姓忙碌的身影,他嘴角微微翘起。

    百姓忙忙碌碌,这是好事情。

    这就说明他们有活干,可以领到工资。

    无所事事在街上闲逛的人多了,那才是巨大的麻烦。

    太子苏蜀观察着金陵的情况时,江苏巡抚陈贞慧立刻带人,前来面见太子殿下。

    太子苏蜀在汉中郡和川渝两地,都没有搞出大动静。

    他又快速穿过长江中游地区,目的已经非常明确,太子苏蜀下一个目标就是江南地区。

    江苏巡抚陈贞慧不担心太子苏蜀到来,他不该伸手的地方从没伸手。

    陈贞慧仕途比较顺利,他还有着远大的目标。

    他致仕之前,有望成为内阁大臣。

    这个明确的前景,就是他前进的动力。

    陈贞慧有着光明的未来,他不可能与毫无上升途径的官僚一样做派。

    江苏是帝国名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