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九章 土地(3 / 3)  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中间还有很多困难的环节需要克服。

    这是违反智慧生命欲望本性的。”

    郑理说得很直白,同时还举了例子。

    法师文明虽然本身的星际穿越能力有限,但是跟星际中文明沟通的能力是很强的。

    他们和很多宇宙中的文明沟通过,真正能够走到星际时代的文明千分之一都没有。

    其中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被供养者越来越多,资源不足,这就导致社会的活力在下降。

    社会中通过劳动创造价值的那部分人,会通过各种方式去供养那些不劳动的人。

    生产力低的时候,被供养的群体少,即便被供养,生活质量也是很低的。

    他们中的少数群体有动力有能力去推动科技发展进而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

    这是近代社会科技进步的根本原因。

    随着生产力的爆发式增长,被供养的群体越来越多,同时被供养中的顶层群体们的生活已经到了一个高度。

    技术再怎么进步,也不会让这群人过得更好。

    而他们却掌握着主导资源流向的能力。

    这就导致科研得不到对应的资源,而陷入停滞状态。

    如果不是郑理的到来,蓝星上科技停滞的状态会持续很久。

    一直等到元宇宙相关的技术实现突破,包括芯片、光学、软件和人工智能等等。

    然后进入元宇宙的时代。

    元宇宙确实是蓝星科技集成化的下一个爆点,或者叫vr。

    郑理把原来要进入vr时代的节点变成了虚拟世界。

    但是虚拟世界不会让生产力得到爆发,它能够凭空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被供养者太多的问题。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所有人都成为被供养者。

    由人工智能和生物光伏,实现生产力的终极爆发。

    可控核聚变其实效率更高,技术路线也更加有前景。

    毕竟生物光伏没办法应用到太空飞船上,但是可控核聚变的应用场景要多得多。

    问题是郑理不懂,他在接管之后,花了一部分精力去推动可控核聚变。

    这几年也确实实现了一些技术关键节点上的突破,但是离落地还有距离。

    郑理其实很好奇五十年前蓝星的科学家们,是基于怎样乐观的判断,把可控核聚变实现预计需要五十年写到书里的。

    “我大致明白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科学研究的难度太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