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6章 再次平庸的平果,还在挣扎的小咪,宁折不弯的萌芽!(3 / 4)  天天撒币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布斯返回京师。

    虽然已经是周末,但还是准时准点出现在办公室里。

    正因为小咪最近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掌舵者,雷布斯才更要以身作则,最近一段时间,基本就没有什么周末一说。

    “老板,跟张总那边,谈的怎么样?”小咪总裁林武闻讯赶来。

    “谈崩了。”

    雷布斯满脸苦涩,“张硕拒绝了皋通伸出的橄榄枝。”

    “这,难道萌芽真不怕皋通的海外制裁?”林武就很诧异。

    “谁知道呢。”

    雷布斯必须得承认,他已经看不穿张硕,更看不穿萌芽集团。

    “萌芽这一拒绝,留给我们的操作空间,可就不多了。”林武同样的眉头紧锁,显然也是对眼下的局势感到忧心。

    “求人不如求己。”

    雷布斯倒还好,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华夏本土市场遇阻,我们也只能提前开拓海外市场,将宝押注到海外了。”

    年初的时候,雷布斯就有意效仿萌芽,开拓海外市场。

    首选目标就是天竺。

    原本计划是明年启动对天竺市场的开拓,可计划赶不上变化。

    雷布斯决定提前进入天竺。

    至于说华夏本土市场,到也不是说就这么放弃,只能是依靠米粉,先维持住基本盘,等到这一波舆论淡化之后,再做计较。

    互联网是有记忆没错,但这种记忆,其实也都很短暂。

    尤其是消费者。

    很多都是健忘的,只要小咪继续坚持低价策略,就不至于说彻底出局。

    总有峰回路转的那一天。

    而为了挽回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小咪、OV、魅镞、不敢想四家公司,也都会非常有默契地加大在营销上的投入。

    只要软广告做的足够多,总能在舆论场上挽回一些颓势的。

    谁也不能一手遮天。

    而且,在雷布斯等人心中,选择跟皋通合作,而不是烛龙科技,并不是什么大恶不赦的事情,是消费者反应过度了。

    那既然是反应过度,想办法扭转过来就是。

    ………

    9月9日,星期一。

    过去几天,除了平果秋季发布会受到关注,在华夏也有不少新闻。

    仅阿狸就有两个新动作。

    一是上线了新的社交软件莱往测试版,

    二是阿狸点评经过两个月的布局,正式上线了共享单车功能。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

    诺米点评也正式上线了共享单车功能。

    为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抢占市场份额,两家本地生活服务企业,几乎同时开启了补贴大战,掀起又一场资本盛宴。

    对此,张硕也就坐等看戏。

    因为原时空早就证明,共享单车并不是一本好生意,尤其是自行车。

    不出几年就将被淘汰出局。

    即便是青橙单车采用的电动车,也同样不是一门好生意。

    原时空,霉团单车前期砸下太多的资金,为了及时止损,实现盈利,不顾吃相难看,累次提升共享单车价格——

    7天、30天、90天无折扣价分别为15块、35块和90块。

    看上去并不贵,可问题是,谁会闲的没事,每天骑共享单车呢?很多人只是偶尔应急骑一下,起步价已经是半小时两块。

    骑个共享单车,比坐公交车,甚至是坐地铁还贵。

    引得无数消费者怨声载道。

    “共享单车这么贵,我特么还是自己买一辆吧,它不香吗?”

    原本引以为傲的共享单车,竟然也成了打工人骑不起的交通工具。

    属实也是够魔幻的。

    可面对消费者的抱怨,霉团也是一肚子的“委屈”,平均一辆共享单车的采购价在两百到三千块之间。

    但实际上,霉团不仅仅需要为共享单车的购置付出较高的成本,还需要对海量的自行车进行保管、维护、调度。

    相比于花样百出的支出,共享单车的盈利途径却显得无比单调。

    或许。

    从一开始,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就没有走通,而只是中了资本的毒。

    “共享”的初衷,其实更贴合临时的、紧急的需求,比如目的地距离不是很近,又等不及网约车前来,显然共享单车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江湖救急。

    可如果是固定通勤、两点一线,需要天天骑自行车,显然买一辆更划算。

    而这种救急性质的应用场景,显然又是和骑行卡、包月卡、包年卡的理念背道而驰的。

    低频率的使用次数,也必然就会导致价格上涨。

    在商业模式上就走不通。

    所以说,张硕一开始为青橙单车给出的定位,就是一个辅助业务。

    并没有想着盈利。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