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9章 萌芽使命,十年磨一剑!(求月票)(2 / 2)  天天撒币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原时空无疆科技CEO王涛曾经在一次采访中,就吐槽过以小咪为代表的国内手机厂商。

    基本没有掌握什么核心技术,纯粹就是一组装厂,难度甚至还在空调等家电产业之下,只能跟小家电厂商处在同一梯队。

    与其说是制造业龙头,倒不如说是广告商。

    就很离谱!

    相比手机,反倒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国内具备弯道超车的条件,锂电池独步天下且不说,其他元部件也大都能够实现国产化。

    这也是为什么。

    2021年前后,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电动汽车领域,都想着要分一杯羹。

    真就是哪有机会就往哪钻。

    内卷的厉害!

    如果萌芽能够成功投资林德新能源,就算是拿到一张入场券了。

    再说回手机。

    萌芽真要进军手机产业,张硕肯定是不甘心成为第二个小咪的。

    那有什么意义?

    可要在手机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属实是有点困难,别的不说,光芯片一块,就能被卡得死死的。

    原时空**的遭遇,可是历历在目。

    做得再好又怎么样?稍稍威胁到人家的地位,就被无情打压。

    只能是默默忍受。

    而如果张硕又不想成为第二个华威,那唯一的突破口,就在于实现芯片国产化,只是也要介入到芯片产业链的关键一环中去。

    可这又谈何容易?

    从原材料提炼,到芯片设计,再到光刻机等关键生产设备,再到芯片设计软件,最后再到生产、封装与测试,国内都不占优。

    张硕只是个重生者,又没有黑科技。

    套用华威仁总的话说就是,国内企业,以往都习惯利用资金、劳动力成本、市场等优势,以量变促质变,在极短时间内实现弯道超车。

    可偏偏。

    芯片领域就是一个完全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产业,是怎么疯狂烧钱都烧不出来的产业,就有些傻眼了。

    那么芯片产业需要的是什么呢?

    资金还在其次。

    主要需要的是基础研究,是许许多多习惯做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科学家,包括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等等。

    这也是张硕提出“百人计划”的出发点之一。

    只是这么大的一桩事情,仅凭萌芽自身的力量,哪怕张硕有超越时代的眼光,也很难做成这件事。

    需要的是群策群力。

    所以说,萌芽要进军手机产业,就是张硕自己在折磨自己。

    有点殉道者的意味了。

    “可这不就是萌芽存在的意义吗?”

    如果未来十年,萌芽一直做的,就是一直制作原时空就有的游戏,就是将薇信从腾达的口袋里掏出来,就是投资一些原本就能成功的独角兽企业。

    那张硕重生的价值,就将大打折扣。

    甚至可以说就很失败!

    进军手机产业,准确说,是试图破除芯片难关,既是萌芽必须要走的一条路,也是张硕自己给自己定下的十年考题。

    只是现在。

    张硕甚至就连进入考场,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第一步还是要做手机,先将触手伸进电子产业,在行业内闯出一点名堂之后,再慢慢地试图改变一点产业格局。

    不说要全部颠覆,哪怕只是拥有一点核心技术,就能掌握一些话语权。

    不再任人拿捏。

    当然了,在正式进军手机行业之前,萌芽也不是真就一点事都做不了。

    至少可以稍稍助力国内高校的基础学科研究。

    这是永远不会吃亏的。

    当初张硕成立春苗基金,除了用来做公益,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用来资助国内各大高校的基础学科研究。

    可这又是一个究极复杂的命题。

    不是说,春苗基金简单拿出十亿二十亿资金来,然后让大家排排队分蛋糕,你拿一点,我拿一点,这事就能办成的。

    很可能钱花了,却连个浪花都掀不起来。

    想要做成这事,既需要各大院校的通力配合,也需要有一到两位基础学科研究领域的大拿替萌芽穿针引线。

    得,又是一道究极难题!

    最后四天,还差不到100张月票了,咱不能功亏一篑,希望大家在帮帮忙,手里有月票的投一下,爱你们哟!!!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