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被扬州三家起兵推蕃了,后来便继续沿用汉魏时期的制度。
大晋建立后,秦亮也没管选举官员的制度。毕竟在他看来,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都有各自的问题,科举的条件则不成熟,而且科举也不见得没有毛病。随着乱世结束,天下的食俐人群只会越来越多,科举选士说不定还会加快速度。不过皇帝们的改革动机,应该没有考虑庶民负担的问题,主要还是想分化大族势力膨漲带来的威胁。
秦亮早已思考过这些问题,于是随即回应道:“自然要考试,考题区别开来,只要识文断句,明辨一般事理,即能合格。如果考不上,官职名额可以给其儿子。从朝廷到郡县,有大量执行处理具体事务的事官,这些官职就可以安排给勋官。”
一些事官职位根本不需要辩经,也无须饱读典籍,能识文断句就够了。军中将士特别是将领,在行军布阵中本来就有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完全胜任做官。
当然有些官位还是必须要能释经的人才,因为天下那么大、郡县那么多,是非对错总要有个辨别标准,那么当朝对古典经书的释义就能让大家建立共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