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时候全国推广,会多少供销社等着咱们出货?总得有个咱们自己的人坐镇吧?”
    李副厂长点头,“确实得有个硬手腕的人坐镇,诶?你当车间主任怎么样?”
    林祯连连摆手,“我画画图还行,这个车间主任,得您的左右手来坐才行。”
    “那你觉得陈科长离开了保卫科后,谁当然保卫科科长合适呢?”
    林祯摇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保卫科的人我不熟,让陈科长给您推荐呗。”
    见林祯并没有推荐认识的人接任,李副厂长很满意。
    心想这小林或许真是个一心忠于自己的人,是真为新车间的事着想。
    李副厂长笑得更开心了。
    “好,就这么定了,你尽快把产品设计好,咱们尽快研制。”
    “是,厂长,我这就去画图!”
    林祯离开办公室后心里也是高兴。
    保卫科的孙安堂是他体术上的传人。
    但厂里除了马华外,没人知道。
    以孙安堂的工作能力和林祯的特意安排,他现在已经是陈科长的左右手了。
    陈科长一旦离开保卫科,能接任科长的,只有孙安堂。
    本来林祯没打算走这一步棋,毕竟陈科长和自己的关系已经很铁了。
    结果李副厂长在太阳灶项目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示意让自己背锅。
    这着实让林祯有点生气。
    既然你把我当冤大头,我就得趁机讹你一下。
    这样也好,都时候太阳灶肯定会大火,陈科长知道自己提议让他来坐镇车间主任的话,会感激涕零的。
    而徒弟孙安堂顺理成章的成了保卫科科长。
    这一步棋对自己来说,是一箭双雕。
    这种不露声色,背后布局的行为,林祯感到很舒心。
    对太阳灶的研制,他早有了成熟的方案。
    为了快速的给目标加热,铝壶外层设计成涂上吸热的黑色。
    反射锅面设计的很大,直径定在了1.5米。
    为了方便挪动,林祯把反射面设计成四段拼接可折叠型。
    折叠起来就是个大扇面。
    下雨了可以拿进屋里,在路上也方便了运输。
    反射面由一层薄铁皮做底,上面扣上500块小玻璃镜子。
    这些玻璃镜子可自主拆卸。
    损坏了直接换上新的反光玻璃就行,增加了使用寿命。
    底座可以左右旋转,使太阳灶能像向日葵一样追着太阳。
    太阳灶没有什么大的技术含量,设计时唯一的难题是每块镜面的反射角度问题。
    但这点难题对林祯来说根本不算是什么。
    连系统辅助都没有启用,林祯就把每块反光玻璃的角度给计算好了。
    接下来唯一的难题就是对放射锅面每个小格栅的角度定型。
    如果要大批量快速生产,必须制造出一套模具,以整体冲压的方式量产最效率。
    其次是制造出十几套夹具,让钣金工人对反射锅面手动定型。
    只要反射面定型成功,扣上反光玻璃,放上铝壶或蒸锅,就能立即加热。
    现在还处于研制初期,至于后期会采用什么方式量产,全在上级结合实际情况做决定。
    林祯需要做的,就是赶紧制造出样品。
    好在他的技能都达到了8级,只挑了几个熟练工人做助理,就能在短时间里完成。
    半个月后。
    一个直径1.5米,可左右转转的反射锅面被林祯制造了出来。
    之所以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是上级给了一个月的期限。
    在上级认为,一个全新的产品能在一个月里做出样品,已经是相当赶了。
    如果林祯在三天里做出来,不想离开轧钢厂也不行了,肯定会被调走。
    自己好不容易经营的人际关系,可不能说丢就丢。
    不管工作还是生活,有时候该慢的必须得慢。
    紧缓有序,能自己掌握节奏,才叫稳定。
    暖瓶厂送来了一个外观漆黑的铝壶,装满水是三斤。
    本来要送个能盛五斤水的大铝壶,被林祯直接打回去了。
    心想你是生怕我把水烧开了啊?咋不送个容量十斤的?
    林祯气得逮着交接的人员就是一顿呲。
    “又不是澡堂子,谁家一烧水就是5斤啊?送这么大干啥?没看我的要求吗?你们要是配不上合适的规格,我们直接找铝厂定制!”
    玻璃厂就比较规矩了,500块玻璃规格误差都在2毫米以下。
    另外又送来了100块替补的。
    正午吃饭的时候,刚好是大晴天。
    林祯在食堂门口做起了样品试验,引来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
    第一次听说用太阳烧开水,工人们都想见识一下历史时刻。
    70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