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山里歪忙活着家里的私事,但没影响安电的速度。
镇里又派出了两个电工过来,兰花花又找了本村的人,过来帮忙,挖坑的挖坑,竖杆子的竖杆子,一个下午,砖窑场里就通了电。
就这样,经过了风雨,又经过了坎坎坷坷,半个月之后,芦苇荡里终于矗立起了一座十六孔的砖窑。
现在的农民,手里有点儿闲钱,都争着盖新房,家家户户都像比赛似的,那房子是越来越高,越来越宽。
这就引得砖头供不应求,今年的砖头已经三连涨了,听山下砖窑场的人说,每块砖头又涨了一分钱。
“这哪儿是一个土疙瘩呀,简直是一座熔金炉,泥巴进去了,金疙瘩就出来了。”
周建国连连感叹,他已经决定了,把小卖部迁到芦苇荡来了。
砖窑场虽然处在偏僻的芦苇荡里,但偏僻有偏僻的好处,这里有个山岇,取土方便。
旮旯村的村民几乎全体出动,挖土的挖土,搬砖坯的搬砖坯,歪瓜是这里面的总管,他把大小事安排得井井有条。
特别是大丑,他找亲戚朋友借了一笔钱,买了一个制砖机,整天忙个不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