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所谓张冠李戴(3 / 3)  皇兄何故造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想到,到了最后,天子竟然来了这么一招。

    怪不得,天子会将此案交给都察院,或者说,天子这么轻易的就交给了有司来进行审理。

    说白了,如今的朝中,有名分同时有能力审此案的人,就陈镒一个,可陈镒的身体,只能挂名,除此之外,最多在一些关键场合出面镇镇场子。

    所以实际上,真正查案的主力,就落在了王竑和刑部,大理寺的两个佐贰官身上,但是,可想而知的是,这么大的案子,光是他们参与,要查起来,难度会很大,毕竟,朝中关系复杂,哪怕是身负圣命,可有些人也未必会给他们面子。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更强有力的人物,或者说是机构出面,来替他们做一些事情了,那么毫无疑问,直属于皇帝陛下的东厂和锦衣卫,是最合适的。

    东厂是最先查到此案的,至于锦衣卫,本身就有朝中大案的审讯之权,若非是此案涉及人员太多,让锦衣卫单独审讯,恐有冤案,也交不到三司的手中,可即便如此,三司想要甩开东厂和锦衣卫,也并不容易。

    当然,除此之外,天子还有另一重用意没有说出来,但是,哪怕不说,在场的一众大臣,也都心知肚明。

    毕竟此案干系太广,而且,可想而知的是,如今只触及到了一层皮毛,继续深查下去,一定还会揪出更多隐藏的内情,也会将更多的官员给卷进来。

    说白了,此案一出,天子对于朝中诸大臣,心中多少会带上几分怀疑之意,所以,东厂和锦衣卫,除了协助查案之外,只怕,还有替天子监督三司之意。

    这一点,在场的很多大臣,在猜到天子打算严查此案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也就是某个不知轻重的愣头青,还在傻乎乎的觉得自己是个有功的谏臣,殊不知,他闹腾的这一场,其实什么也改变不了。

    所以有些时候,窜的太快,却又不知低调收敛,就只有被人当做枪使一条路,天子的手段,只有这些一直陪伴天子的大臣们才最清楚。

    所谓运筹帷幄,并非夸大其词,如今的结果,让一些从正统一直走过来的重臣不由感叹一句。

    这朝中事,又有哪一步,不在天子的算计当中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