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6章 晶圆厂的麻烦(2 / 2)  1991从芯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以上。

    苏远山倒是愿意给晶圆厂的内地工程师也开出高薪,可那样一来,晶圆厂的成本会提高不说,它也会造成整个远芯体系的工资体系的崩溃……

    现在张汝金的办法是只招高级人才,譬如意大利的,譬如硅谷的,譬如岛上在硅谷的——这些人都是寄以期权才留下的精英,高手。但全靠精英,显然不可能维持一个晶圆厂的正式运行的。而且一旦张汝金走了,还真没人能统领得了这帮人。

    现在晶圆厂的人员架构是以张汝金为核心,高层是他依靠人脉招来的“国际”高手,再往下是从新加坡返回的“海龟”,最基层的是广大的应届毕业生。

    ——没错,两年前由电科和国内各大高校送去新加坡的那帮认已经开始返回了。

    只不过为了避免给新加坡那边的工厂造成麻烦,这些人是分批返回的。

    但就算新加坡那三百人全部回来,也支撑不起这个投资了十几亿美刀的晶圆厂的。要想晶圆厂实现盈利,实现技术突破,还得需要更多的有足够经验的人才。

    书阅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