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75.悠悠岁月(92)三合一(5 / 6)  敛财人生[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不是新上任的厂领导有问题,而是大部分的职工愿意这样。

    房子大上三五平,可别小看这点空间,弄个小隔间放张床就能顶大用。

    这事上最好就是睁只眼闭只眼,她点点头,却问起了城中村的事,“……住的人多吗?”说这话,给这姑娘夹了两块椒盐的排骨过去,看的出来,这姑娘只夹面前的青菜蘑菇,却格外眼馋这排骨。

    “多!”毛丽咬着排骨吃的喷香,“以前是一家一户一个院子,现在呢,一家要是兄弟姐妹多的话,都在一个院子里挤着呢。我家算是好的,我舅舅跟我妈姐弟两个。早些年住一个院子,我舅妈也老不乐意。常不常的闹不愉快。后来我家搬出去了,这才好点。像是我家东邻,儿子五个,都挤在一起。娶媳妇生孩子,一个院子几十口子人。但那还好点,都是儿子嘛,家业都算是有一份。可西邻呢,有五个闺女才添了一个儿子。知道咱城东的地贵了,将来城中村得拆迁吧。结果出嫁的闺女都回来了。西邻那边那大闺女出嫁都快三十年了,如今回来都是带着孙子的。也吵着说房子有她一份。天天打的血海里捞人……还有急着给孩子找对象,赶紧结婚,赶紧生孩子,最好一次能生个多胞胎,反正是,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一场戏接着一场戏,比戏台上演的可热闹多了……”

    林雨桐听的若有所思,城中村想彻底改造,那是难上加难。

    城市越发展,城中村越是难改造。

    这里面牵扯到的利益分配麻烦的很。等进城务工的多了,城中村再加上流动人口,管理越发的困难。城东区这样的城中村有多少个?

    十七个!

    吃完饭,毛丽背着书包跟清宁去她的房间,这才敢问:“阿姨怎么说着说着就不高兴了,是不是我哪句话说的不恰当了。”

    清宁摇摇头,“没事,我妈想到工作上去了。她不是在政府机构上班吗?”

    毛丽朝外看了一眼,“一样是公务员,我表姨整天的穿的跟老太太似的,你看阿姨,感觉咋这么不一样呢。”

    看久了,记忆力一直那样,是不是特别还真没比较过。

    写了作业,原以为是两人睡一张床,谁知道人家有专门的客房住。床单被罩枕头套都是哪个张婶亲自给换的。

    “长这么大,我还没一个人住过呢。”在自家都是跟爸妈隔着帘子睡的。

    张嫂觉得这姑娘憨实的可爱,把这话当笑话说给林雨桐听。

    林雨桐点点头,老百姓的日子不容易。早些年为了一口吃的,争东论西的,一家子打的头破血流的比比皆是。如今呢?是为了房子,啥事都闹的出来。

    为啥?

    还不是因为房子对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可能得把大半辈子的积蓄搭进去。

    成本太高了。

    安zhi房、廉租f、经济适y房,都挺好的。但得真的落实到位了才算是好的。

    经是好经,就怕和尚给念歪。

    弄的需要的人在空里搁着呢,不需要的人却平白的占了。

    第二天下班之后,先回家吃饭,然后换了一身舒服的衣裳,穿了运动鞋,她想去城中村看看。

    清宁蹭一下钻出来,“微服私访?带着我呗。”

    “作业写完了?”林雨桐一边系鞋带一边问。

    “在学校都写完了。”清宁利索的穿鞋,“出去转转。您都不算算多少年没带我逛过街呢?”

    还真是。

    那就走吧。

    钥匙手机钱包,这三样带着,娘俩挎着胳膊溜达。

    清宁就说:“您要看城中村,这得慢慢逛。”拉着她妈往繁华的地段走。

    繁华的商业街背后,都是城中村。外表光鲜亮丽,里面……

    林雨桐摇头,好些城中村那偏僻的小巷子里,都有门面房。玻璃门里,是穿着暴露的女人。浓妆艳抹的,搬着凳子坐在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

    清宁抓着她妈的胳膊一下子给紧了,她一下子明白这些人都是干嘛的了。

    出来之后呼吸都急促了,这是她从来都没见过的阴暗面。

    种地养不活人还是给人刷盘子洗碗挣不来一口饭吃?

    她不明白。

    治安管理,这是她职责范围之内的事。

    随后的几天,去了公安局,强调城中村的治安工作。但心里也明白,这种毒瘤跟韭菜似的,割一茬长一茬,不把这个根彻底的断了,就永远也清理不完。

    这段时间,晚上放学之后,清宁都是跟着妈妈去城中村转悠的。

    这里人口集中,一到下班时间就跟赶集似的,路上人挨着人。小铺子开的一家挨着一家,家家都生意火爆。

    不过也确实是脏乱,尤其是下雨之后,根本就没地落脚。

    毛丽还问清宁:“那天我看见你跟阿姨在我们村里转悠,干啥呢?给亲戚找房子?”

    清宁就笑:“听说城中村晚上的小吃多,随便转转的……”

    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