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加特进,魏国公(大更)(3 / 6)  寒门宰相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话,最后将朱妃称为皇太妃写入遗诏中。

    然后就是高太后要权同处分军国事,这个没有问题,是官家病重时就指定,宋朝也一直有太后垂帘的传统。但司马光,韩缜主张将‘效章献明肃皇后故事’写在遗诏上。

    此事蔡确不肯。

    章献明肃太后是死后才还政仁宗皇帝。

    此事商量没有结果。

    曾布轻咳一声:“大行皇帝临终顾命章越之言,是否载入?”

    章直,苏颂皆起身主张此论。

    还有官家临终时说了几句话,顾命章越的话要不要写进遗诏中,就算顾命章越,平党项复幽燕及续新法的话,要不要写进遗诏中。

    商量了一阵觉得辽国党项仍在,众人一致以为这话不要写了。至于续新法,也被司马光坚决反对,也没有写入遗诏中。

    眼见这二事都没争过,章直道:“汉昭烈帝在遗诏中言‘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

    “今也当效此例,当写入遗诏之中。”

    苏颂颔首:“天子托孤,百官皆闻,不载反惹猜疑。”

    之前反对的司马光没有反对,因为天子托孤的话,大家都听见了,最后众人没有共识,将此让张茂则禀告给高太后。

    张茂则捧诏入内,片刻后返回:“太后懿旨——删‘效章献明肃皇后故事’,留‘顾命章越’。”

    遗诏确认之后,明日宣读。

    章越立于廊下得闻遗诏后,,望着殿内光影交错轻声自语:“太后……倒也算言而有信。”

    官家病了大半年,对于天子后事都早有准备。

    在二王和三衙管军拜了新君后,三省已是开始操办官家身后事。

    譬如安排可靠人手镇守武备库等等,都要办在前头。

    ……

    宰相们继续忙着,章越则已向新君告辞。

    原先明黄色的帷帐已换作了素白之色。

    新君一脸茫然之状,手足无措之感,眼里不时望向大行皇帝的灵柩,待从内侍得知章越要告辞时,有些惊讶。

    官家左右是阎守懃和梁惟简侍立。阎守懃是向皇后的贴身内侍,梁惟简则是高太后的人,一左一右看顾不言而喻。

    章越也敏锐感觉到,太子身边伺候的内宦,也是换了一批。

    这些内宦原先都是高太后的人,现在都是新面孔。章越猜到这必是蔡确的手笔。蔡确是忠心,但不免忠心太过,这样的举动不是摆明了在说高太后的人不值信任吗?赤裸裸地挑拨祖孙关系啊。

    高太后现在肯定对蔡确恨之入骨了。

    难怪后史修奸臣榜,你名列榜首。

    章越整肃衣冠,向新君深深一揖。

    在阎守懃和梁惟简注视下,新君语带伤感地问章越道:“建公得爹爹……大行皇帝顾命,是朕的武侯,为何匆匆辞朕而去?”

    章越温声道:“陛下,臣不敢喻为武侯,若是可以,臣愿自比王猛。”

    新君疑惑:“王猛?”

    章越微微笑道:“陛下可知王猛释褐之前,作何营生?”

    新君摇了摇头,章越道:“好教陛下晓得,王猛年轻时卖畚箕为生。”

    章越知新君不懂畚箕为何物,伸手虚握,作了一个铲土倾倒的手势。阎守懃和梁惟简都知道章越出身寒门。

    而王猛虽出身微贱,却辅佐苻坚成就霸业,章越以此自喻,既谦逊,又暗含深意。

    新君莞尔道:“英雄莫问出处,汉昭烈帝也曾以织席贩履为业。”

    章越含笑颔首道:“臣谢陛下,无论织席贩履,还是卖畚箕,都是走南闯北的营生,开拓了眼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最要紧是能放下身段与人打交道,从中体察民情,晓得天下百姓的所思所虑。”

    “政求民便,能合各人之私者,方能成天下之大公。臣与陛下初次相谈,诚以此肺腑之言上禀。”

    新君道:“建公之言,朕受教了。”

    “臣不敢。”章越当即起身告别。

    “建公留步!”新君突语。章越问道:“陛下还有何吩咐?”

    新君突看向灵柩道:“朕再也看不见爹爹了吗?”

    章越闻言心底一动,对方虽已身为天子,但仍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孩童。

    章越想到与大行皇帝二十年君恩也是眼眶模糊了。

    章越躬身道:“陛下节哀!大行皇帝在天之灵,必佑陛下开创盛世。”

    新君含泪点了点头,坚持着目送着章越离开后,泪水终于无声滑落。

    ……

    “门下:

    朕以冲龄嗣承大统,仰荷先帝付托之重,夙夜兢惕,惟惧弗胜。顾念社稷之艰,必赖股肱之佐;国朝之治,实资元老之勋。

    金紫光禄大夫、建国公章越,器识宏远,才猷卓荦。早膺三朝眷遇,久参机务;再秉元丰钧衡,克彰忠荩。先帝弥留之际,亲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