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九十四章 虎贲团扩编补员,根据地正式建立!(求订阅!)(2 / 3)  系统派我来抗战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布匹则是可以为虎贲团将士们制作出新的军装。

    至此,整个金寨县境内的所有土地,皆已掌控在了虎贲团的手里。

    进行土地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杨靖立即下令,让陈林率3营把那10000多从百姓从冯家村迁移了过来。

    把他们和金寨县百姓们合并在一起,并按人口平均给他们分配土地。

    封建旧社会时期,中国的土地分配极为不合理。

    人口占全国总人数不足5%的地主、富农们,至少拥有超过90%的土地。

    而人口占全国总人数超过95%的贫苦百姓,所拥有的耕地却是不足10%,乃至更少。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土地,还在被那些地主们使用各种手段,源源不断的流入到他们的手中。

    杨靖现在采纳的方法,就是我党所用的土地改革政策。

    按人口算,无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

    为了提高百姓们的种植效率,除了耕牛之外,杨靖还给他们提供了小型柴油拖拉机进行耕地。

    不过,土地丈量,以及分配这些事情的工作量很大,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完成的。

    于是,杨靖便和王大力、碧云涛,以及马统等人,亲自带着百姓代表和少量士兵们。

    每日开始出入田间地头,对土地进行丈量,为百姓们登记分配。

    另外,从阜阳和阜南地区迁移过来的那10000多难民百姓还没有住处。

    城内外抄家所得的少数房屋,显然也不够容纳这么多百姓安家的。

    于是,杨靖又命令耙耳朵、范铁头,以及赵鸿他们带领部分部队和百姓们一起,在给虎贲团搭建营房之余。

    又在他们的耕地附近,为其伐木建造房屋,安置新家。

    一个月后,土地丈量分配完毕,房屋也大多建设完毕。

    百姓们不但有了新家,还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耕地,耕牛、以及种子、化肥等。

    一时间,金寨县百姓对杨靖和虎贲团的拥戴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而杨靖的声望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在金寨县境内,俨然已经成为神明般的存在。

    这其间,参谋长马海峰,以及其他伤兵弟兄的伤势,也基本都痊愈了。

    杨靖又带着王大力专程去杨家村提亲,并为王大力和杨小红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几乎举县欢庆!

    新婚之夜,月光下。

    作为伴娘的姚淑君看着熄灭灯火的洞房,不禁好一阵羡慕。

    杨靖看出她的心思,笑着将她搂入怀中,用保证的口吻说道:“淑君,放心吧,等把小鬼子赶出咱中国之后,我就娶你!”

    姚淑君点了点头,但又有些失落的说道:“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杨靖道:“放心吧,这一天不会让你等太久的!”

    “嗯!”

    姚淑君再次点头,一脸幸福的依靠在杨靖的怀中,不再多说什么。

    因为她很清楚,她身旁这个男人的肩膀上,究竟承载着怎么样的重担。

    所以,姚淑君自然不想让他因为儿女私情而分心。

    ……

    第二天。

    杨靖开始着手准备招募新兵,补充虎贲团损失的兵力。

    有系统的存在,武器装备方面,倒是并不用担心。

    这段时间,杨靖以战养战,又获得了大量的功勋值,足可以把虎贲团给重新武装起来。

    同时,在金寨县的打土豪分田地行动中,虎贲团又获得了大量财物和粮食。

    所以,招募新兵,恢复虎贲团应有的兵力规模和建制的时机已经成熟。

    金寨县百姓的参军热情,超乎了杨靖的想象。

    虎贲团刚把招兵布告在城内外各处粘贴出来。

    很快,就获得了百姓们的积极响应。

    无数百姓送子、送夫参军,虎贲团的新兵招募计划,顺利到了极点。

    前后只用了不到10天时间,前来参军的适龄青年就超过了恐怖的20000人。

    杨靖把作为家中独子,和刚结婚,还没有儿子的适龄青年劝回家,最终还是招募到了近6000人。

    至此,虎贲团的兵力直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万人规模。

    招募完成后,杨靖、马海峰、王大力,以及个营连连长开始率领部队加紧训练,同时派人给新兵们制作军装军鞋等装备。

    除此之外,杨靖还在金寨县境内,一处易守难攻、地势险要,且连鬼子侦察机都不易侦察到的深山之中,以训练的名义,开始秘密修筑兵工厂。

    因为,早在半个月前,菲尔德家族就和他取得了联系,告诉他从米国运送过来的人员和物资,已经走大西洋绕行好望角、又穿越印度洋,并成功在印度登陆。

    现已经在沿滇缅公路进入云南,一路向他们的大别山根据地挺进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