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71章 上梁(2)(2 / 2)  潜农在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来了份子钱。

    翠红带着振华和春兰,忙着明天的几桌酒席。振华的大姐也回来了,卷起袖子,帮着母亲干活。

    乡下盖房子上梁,有很隆重的仪式。

    前一天晚上,大梁就被抬在堂屋明间的八仙桌上,用香火供奉,称之为“熏大梁”。

    次日一早,振华全家人就起来忙碌。

    大门还没上,对联就贴在大门两边的墙面上家住青山龙虎地,门迎绿水凤凰池。

    明间两侧的八字梁中柱上,也贴了对联张鲁两班捧玉柱,合和二仙上金梁。

    与大门相对的堂屋上方,有一块横木板,叫做照明方,上面贴了四个大字吉星高照。

    屋顶上,大梁两侧,竖起了两面红旗,一高一低,左青龙右北虎。

    到了七点钟,章克香骑着自行车,笑吟吟地来了。因为振华老早就邀请了,让她架梁这一天,一定要来。

    振华的大姐振霞,见了章克香,也是一百二十个满意,满心欢喜地拉着她的手,左看右看看不够。

    木匠瓦匠随后到齐。

    赵成海吩咐振华,上“糕品茶”招待匠人。

    糕品茶也就是八样糕点,加上红糖水,给匠人们打个底,垫垫肚子。

    然后,赵成海又拿出整条的香烟,拆开,匠人们每人一包,瓦工头子兰玉良和木匠师傅姚天祥,则是每人两包,对他们笑道“等会儿上大梁,两位师傅,四言八句要响亮啊”

    兰玉良和姚天祥一头,笑道“放心吧东家,一定响亮”

    上梁的时候,要以说唱的方式,说几句吉利话,就叫做四言八句。这个规矩,不仅仅是东湾村,似乎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都有。

    八点零八分,正式开始架梁。

    大梁横担在八仙桌上,两头用一丈八尺长的大红洋布系上,兰玉良和姚天祥,都带着徒弟上了屋顶,分别站在大梁两端,手里扯着大红洋布。

    亲戚们随礼送来的红被面,都铺盖在大梁上,一片喜庆。

    屋前炮竹响起,木匠瓦匠开始上梁,同时拉动手里的红洋布,将大梁向上提升。

    两个师傅配合默契,一拉一停顿,喊出四言八句。

    站在青龙位上的木工师傅姚天祥,气沉丹田,扯起嗓子大吼“日出东方喜洋洋”

    其他的匠人和满屋子的亲戚乡亲们,都齐声应答,声震云天“好”

    “宝地上面建华堂”

    “好”

    “前面盖的状元府”

    “好”

    “后面造的将军堂”

    “好”

    木匠师傅喊完了这四句,瓦匠师傅兰玉良立刻跟上,喊道

    “大红丝带九尺长”

    “好”

    “系在龙头凤尾上”

    “好”

    “系在龙头生太子”

    “好”

    “系在凤尾出娘娘”

    “好”

    洪亮整齐的道好声中,大梁节节高升,被安放在堂屋的屋脊位置上。

    赵成海抬头看着,不由得老泪盈眶。

    作为庄稼人,他盖起了这四间大房子,便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一辈子没有白活。上,对得起父母祖宗,下,对得起妻子儿女。

    农村人的穷富划分,就在这几间房子上。有房子,你就是富人,没房子,你就是穷人。

    这四间大房子的落成,也就代表着赵成海完成了从穷人到富人的跨越。从此以后,他赵成海也能抬头挺胸地走路,中气十足地说话了。

    听着木匠瓦匠的四言八句,赵振华也同样心情激动,大房子盖起来了,以后的好日子也该来了吧

    四下瞅了瞅,振华看见章克香就站在堂屋后门边上,眼含西湖水,身似孤山梅,安安静静,一脸微笑。

    振华的心思忽然就歪了自己和章克香,以后会生出来状元将军、太子娘娘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