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九十三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太子赈济艰难行(叁)(2 / 7)  明朝小公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弘治皇帝说到这里,不由得笑了笑。

    “都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诸位现在也都是官身了嘛!”

    这话说的下面大匠们一阵哄笑,但想想还真是。

    他们现在可都不是老百姓了,身上都背着官身呢。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修筑堤坝、清理积瘀……朕相信大家能做的好!”

    眼见弘治皇帝说着笑了笑,站了起来。

    身后的萧敬赶紧上前,为他拉扯了一番衮袍。

    顺便抖掉了上面不存在的尘土,这一手又叫边上的小太监佩服不已。

    毕竟这可是誓师开拔,在这里陛下的身子那是拍不得的。

    但身上衮袍总得清理,这样的手法那不是伺候多年如何能做的如此轻松自如。

    “去吧!这回,太子也会随着大家出发!”

    弘治皇帝望着这些个大匠们,轻声道:“家里不必担忧!自有朕来照拂!”

    下面的大匠们听的此言,哗啦啦的从地上站了起来。

    这可是大明朝啊!

    上面这位与他们亲近说话的,可是当朝陛下啊!

    下面的这些个大匠们,如何能不激动?!

    眼见“哗啦啦~”的跪倒了一地,无数的声音轰然汇集。

    “为陛下!为国朝!敢效死力!!”

    这支“帝国国防军营造司卫”成立是悄悄的,甚至都只有军部才知晓内情。

    而这支默默成立的司卫,则是如今在前方不断的修缮沿途道路。

    他们修缮好道路后,便是调查局的人先行前往开路、联络各处驿站。

    同时还负责收集第一手资料,提供给营造司卫及后续大军。

    除了专门的营造司卫,大军中还有营造哨。

    负责的是临时进行抢修、扎营,这类活计。

    “殿下,目前的情况在意料之中!却又在情理之外……”

    张小公爷拿着一份份调查局传递回来的消息,递给了大帐中的熊孩子。

    连日的奔波让即便是在马车里的熊孩子,也有些扛不住了。

    他没有试过这种急行军,虽然说现在舒坦多了。

    然而这种程度的行军对于一个少年人来说,确实还是太过辛苦了。

    疲惫的熊孩子拿过一封封调查局的密报看了起来,在他看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洪涝造成的损失巨大,多处官道和驿站被冲垮,甚至部分驿卒消失于山洪之中。

    “……江潮泛涨,平地淹没如洋,计殆男女二千九百五十一人,飘荡民庐一千五百四十三间……”

    “倒塌县署、仓库、墙垣殆尽,县署多有伤亡,驿丞暂理县务……”

    “……此二河水势暴涨!漂没民居五百七十余所,溺殆可知者三百余。”

    “县署、粮仓等尽没,驿道损毁人马难行……”

    熊孩子看着心头直哆嗦,若是从前的他未必会有什么感觉。

    但现在与营造局大匠们相处、参与过安置秦地灾民,又跟张家庄子的老农们一块儿耕作。

    所以他很清楚,这种大灾之下、那些数字的分量!

    “情况竟然糟糕至此了?!”

    朱厚照缓缓的阖上了这些密报,但还是没想明白。

    “虎哥儿,你说‘意料之中’本宫明白。可‘情理之外’又是什么?!”

    玉螭虎微微的叹了口气,缓缓的站了起来给他解释了一番。

    以往一旦地方出现灾祸,必有人借机造反。

    然而这一次却完全不一样了,尽管水患严重却没有地方举起反旗。

    朱厚照跟着弘治皇帝开始理政务后,首先便是了解的是历年以来各地举旗造反、灾患情况。

    弘治皇帝之所以先让他去看这些,为的是让朱厚照明白。

    一旦百姓不宁,国亦不宁。

    “虎哥儿,你这么一说……”

    朱厚照也是灵性的孩子,熊孩子虽然很熊但并不能说他不聪明。

    张小公爷一点,他里面注意到了这点。

    调查局奏报的准确性毋庸置疑,调查局没有了“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但他们更多了一份“上侦奸佞国蠹,下缉悍匪大盗”的权限,任何人他们都能调查。

    只是抓人得归入刑部,并裁决归入大理寺。

    “看来,至少从前国朝留下的祸患根子都被清除了。”

    朱厚照很快的发现了这个问题的关键,李福达、福熙等作为白莲的重要主力已经归顺国朝了。

    而曾经呼风唤雨的那些豪族,如今几乎皆尽风吹雨打去。

    在这种情况之下,尽管此番水患严重却也没有形成造反的势头。

    其实张小公爷对于这次的洪涝,心底里有一定的愧疚感。

    历史上这次的洪涝并没有这么严重,原因之一就是京师的潮白河泛滥开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