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一十二章 京师波澜熊孩子,弄潮从来无侥幸(3 / 3)  明朝小公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钱都已经多到串钱的绳子都坏了,粮食多到从仓库里面溢出以至于散落在外的腐烂掉。

    这足以说明,当时的大汉富足到了什么程度。

    没有这份的富足,哪里来的汉武帝出征匈奴?!

    打仗是要烧钱的、要粮秣的,尤其是在古代。

    产出比根本就没法跟后世比,他们每次出征所需的粮秣、钱财只会更多。

    战争不仅仅是战争而已,战争是一个国家体系的全面对抗!

    而这种对抗在古代,更多的来自于国家自身的累积。

    明吉逾显然深蕴其中之道,所以他给自己做了足够的累积。

    这份累积终于让他的后代莽应龙,将边上两个互相打的气喘吁吁的地区强国彻底吞灭。

    这是个聪明人呐!

    张小公爷看着李福达的来信,心中轻叹。

    李福达冒险一击其实在被他发现的时候,就已经算是失败了。

    即便是东吁王城撑不住,明吉逾还是有机会率队逃出的。

    逃出后他再与自己边境上的十万大军汇合,留下小股部队层层阻击。

    主力则是立即杀回东吁王城,那即便是李福达拿下东吁王城也极有可能被夺回战败。

    可……即便是如此,又能如何呢?!

    他难道赌一波,大明会因他占据了东吁王城、手握数万残兵而与他谈判?!

    很显然,大明不可能跟他谈的。

    当李福达带着木邦、孟养两土司的兵马来的时候,这件事情就注定了。

    明吉逾选择投降,这是最明智的决定。

    如果注定了要战败,那么手上还有资本的时候投降……

    总比手上彻底的没有资本投降,要好的多。

    不得不说明吉逾这老小子,一定程度上摸到了大明的脉络。

    如果是顽抗到底最终被擒,抑或是被逼投降的待遇不会好到哪儿去。

    可若是还有一战之力,却投降的自然能换取稍微好点儿的待遇。

    毕竟大明自诩是礼仪之邦嘛。

    即便是为了千金马骨做个榜样,让后来人主动投降也是要做做姿态的。

    “告诉他,安排一下!”

    张小公爷突然对于这位明吉逾,亦产生了一丝的兴趣:“便见上一见罢!”

    小周管家闻言赶紧躬身应是,随后缓缓的退去。

    没一会儿,便见得一艘相对较小的车船从大船上放了下去。

    扬起风帆开始飞快的向着远处驶去。

    这种中型的硬帆车船,是短途中使用的。

    要的就是轻便,能够飞快的往来于各处。

    夷州与闽南之间的快速往来,如今都是使用这种车船。

    很快的,在粤北码头上的李福达就接到了来信。

    将手中的信飞快的看了一遍,随手在烛台上烧化并投入水中搅拌了一会儿。

    李福达这才打开了自己的房门,向着楼下“咚咚咚~”的走去。

    楼下的几个看似在喝茶的汉子隐蔽的抬首望去,见是李福达便低下了头。

    穿过前柜,走到了后院。

    年迈的明吉逾早已经换上了一身的大明道袍,坐在椅子上悠哉悠哉的晒太阳。

    “那位玉螭虎,是不是答应要见我这个老蛮子了?!”

    他眼皮都没有抬起,似乎就猜到了李福达的到来。

    “是,明日午时船队靠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