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公爷想要借机收回安南等地的基础,业已扎实牢靠。
“成国公的意思是,让痴虎儿先以总督的名义前往桂西”
弘治皇帝沉吟了会儿,皱着眉头问道。
“若论及如此整合何人最合适,末将大约只认为玉螭虎一人尔”
成国公的这话倒是没人反对,毕竟粤北、黔州两地的事情可都是明证啊
如今国朝对此两个区域的控制力,那是大幅增加。
所有原属的冗兵卫所尽皆撤销,取而代之的则是新式的国防军军伍。
粤北那边的原属卫所造反了一大溜,现在他们几乎全都在北边儿、夷州的工地矿场里蹲着。
黔州的话,是叫米鲁几乎扫荡空了。
余下来的小猫两三只根本不成气候,张小公爷按服了四大土司家族后这些不过小菜一碟。
从这两次中张小公爷展现出来的手段,都堪称是典范级的。
即便是国朝内的老臣过去,也决计调动不了这么多资源处置此事。
“明为桂西、实为桂西,而暗剑之下,却指滇南”
威宁伯王越笑眯眯的对着成国公竖起了大拇指,轻叹道“高招”
一边儿的虎头老国公则是双目微微眯起,嘿嘿的一笑。
“嘿嘿嘿此番还可借机瞅瞅,桂西是否有通安南之贼”
有的话,那就顺手一并给他清理了。
没有的话,也看看安南是否要挑起什么小动作。
此看似阴谋实则阳谋,我就是要削你、就是要拆你。
若不动,那就是等着被拆。
动起来,那咱就暴力强拆
一句话,必须肛你咋地吧
“若要谋算西南诸地,则滇南一役可为练兵之用。”
虎头老国公双目缓缓睁开,那胡萝卜粗细的手指头指着西南诸地。
“整合粤北、桂西、黔州,再练兵于滇南”
“军伍适应后,西南诸地于我大明国防军不过探囊取物尔”
几个老家伙你一言、我一语,说的弘治皇didu激动起来了。
若是从前的话,弘治皇帝对于如此处置西南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按照国朝的习惯,文官们肯定是要求招抚、处置地方官员。
其实也正是这种越闹越安抚的心态,才会造成后面土司们不惧造反。
而地方官宦们多姑息养奸,只要息事宁人甚至不惜偏袒土司的事情发生。
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朝堂内完全无法插手军伍事宜。
兵部、卫所,现在大家都知道是要撤了的。
暂存的卫所战战兢兢,各家将校、千户百户都琢磨让子弟去考武举。
没辙啊,这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国防军在粤北、在黔州,甚至在九边的几次战役不仅是让朝堂闭嘴了。
同时也让其他的卫所战战兢兢,不敢再做他想。
从前闹腾一下,再使人上京师砸点儿银子。
朝堂上未必就不能找人说说话,安抚一番、弄个招安。
说不准还能官升一级,不计前嫌。
现在可不一样了,现场陛下压根儿就不问朝堂的意见。
基本都是交由军部来处理,不服
敢不服的,一家人整整齐齐的都到工地、矿场上干活儿去。
这几仗下来弘治皇帝的心气儿也足了,若非是现实不允许哪个皇帝不想做秦皇汉武啊
赫赫武功威震千古,那可是作为皇帝的终极追求啊
从前那是没条件,现在有条件了弘治皇帝自然是琢磨如何扩展自己的赫赫武功
实际上,弘治皇帝还有一个内心深处一直没有道出的原因。
那曾经海外的巨炮,人家数十年前就发展成那样了。
现在人家发展的如何这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啊
未知之最大的恐惧,而面临恐惧最佳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强大自己
现在国防军越强大、帝国的内患清理的越多,军械营造局的新式武器越多弘治皇帝才越安心。
“好便由军部令张仑督桂西军伍、整合桂西”
弘治皇帝点了点头,沉声道“朕再下一道秘旨,由张仑总督粤、黔、滇三布政使司”
“此番平叛,抑或整合西南事宜由他便宜行事”
虎头老国公听得弘治皇帝的这话,不由得躬身便要大礼拜下。
“老臣,谢陛下厚恩啊”
弘治皇帝不等老国公拜下,便将他搀扶起来“懋公莫要如此,痴虎儿亦是朕看着长大的。”
“将来太子即位,还需他多加护持”
这一番话算是道出了张家在弘治皇帝心中的地位,秘旨的这番举动则是让其余人感叹。
痴虎儿人家那不是简在帝心,人家那可以说是深得帝心了。
秘旨的话只是提及让他有权力调用诸省资源,却不提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