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章 贯通全境五十载,国之重器唯教谕(上)(1 / 2)  明朝小公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道路的问题,现在是肯定没法一下子全面铺开解决的。

    大家本来还对现在勋贵们修造的潮白河至京师水泥路有兴趣,但一听工部尚书曾鉴曾克明的话就不吱声了。

    “老夫与营造司筑路分司了解过,以此路标准每里工本需六两。”

    曾鉴和李东阳的关系可不一般,两人都是湖广人、祖上又都一样是卫戍京师。

    虽然他比李东阳年长十余岁,但两人却是实实在在的国子监同窗。

    甚至两个人都还是同科进士,虽然曾鉴景泰七年就中举了。

    然而进士却是一直熬到了天顺八年,才与李东阳同一科中得进士。

    “这还未算与筑路分司民壮之工钱,若是算上工钱每里所耗十五两有奇。”

    十五两一里顿时一水儿的国朝重臣们眼观鼻、口观心,谁都不提这茬儿了。

    开玩笑啊,京师里普通一户人家一年能存上个十二三两银子就算是不错的人家了。

    这一里地儿的路就得烧去一户中上人家,一年的存银。

    这特么简直就是在烧银子啊

    张小公爷则是心里对着这些个没见识的朝臣们撇撇嘴,二傻子土鳖

    修路才是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啊

    当然,现在跟他们说这些也说不通。

    得等到京师的这一截路修造起来后,他们看到了收益才能对此有概念。

    毕竟考虑到了道路交通的问题,朝臣们一顿争论之后便眼巴巴的看着弘治皇帝。

    一看这群狗犊子们的眼神,弘治皇帝就知道这群老魂淡们都在打他内库的主意。

    “内库出三成”这天下到底是皇家的啊,弘治皇帝一咬牙“五年内,先将顺天府主道修筑成水泥直道”

    佀钟听得弘治皇帝松口了,不由得长吁一口气“户部只敢说拿出一成修造,多了”

    “陛下您就是砍了老臣,那也是拿不出来的”

    张小公爷见状则是笑眯眯的接口“此事臣来操办吧,到时候必然补足了便是。”

    几个朝臣虽然觉着张小公爷既然肯出手,那肯定是有钱挣的。

    毕竟这位小爷那计然之道学的,这些个朝臣都自觉望其项背。

    就说最近的那本肥堆叙话集罢,即便是没有确切的统计朝臣们也大致估算出来。

    仅这本书,这位小爷打底进账了就至少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这挣钱能力哪怕是传说中的聚宝盆都比不过啊,简直太特么牛批了

    就算是给你个盆子去捞撒在地上的十万两银子,你捞几日也捞不完啊

    可人家数日轻轻松松就到手了,这还是打底的收入。

    没人知道这张小公爷到底这一年多以来,挣了多少银子。

    反正看他的银子基本就是泼天的花出去,转眼又流水一样哗哗的流回来。

    最终对于道路的规划只能是在头五年内,把顺天府宛平、大兴两县及京师的主干道连成一片。

    全数改修水泥直道,其后聘筑路分司一部往金陵筑路。

    再视情况由金陵为基点拓展至应天府,而顺天府这边则是向金陵方向筑路。

    应天府下辖区域较大,朝臣们估计规划主干道的修筑就得十年时间。

    这十年则顺天府方面抽调筑路分司一部,以京师为基点一方面向金陵拓展。

    另一方面则是必须要贯通于京师至九边的水泥直道,保证京师可以随时预知九边军情。

    二十年内先将京师至金陵、京师至九边主干道全数改作水泥直道。

    后三十年则是根据各行省情况,先将京师至各行省主干道逐步改建完毕。

    京师方面优先的便是晋西北、冀北、豫南三地,后贯通至秦地。

    金陵方面则是跨入闵粤地区,先修至各行省布政使衙门所驻府。

    随后以此为基点再向周边州府、两京方向拓展,三十年内逐步完成帝国各州府至两京的所有道路改建。

    道路修筑在这些个朝臣们的叽叽喳喳的规划中大致完成了,边上的内官则是记录下来。

    很快的这份记录便被誊抄了几份,交到了三大学士、六部尚书及王越、汪直、刘大夏等人的手里。

    筑路讨论完毕了剩下的就是识字的问题了,这个问题甚至比筑路还需要重视。

    “小子真就不明白了,太祖爷爷、历代先帝多次提及社学、百姓之教”

    张小公爷看着这些又不说话了的朝臣们,那双丹凤桃花中满是无奈。

    “怎么这么多年,就不见丝毫长进呢”

    这话说的一众朝臣那面儿红的跟猴子腚似的,可人家玉螭虎这说的没错啊

    刚开国洪武二年,朱家太祖郑重其事的召见了中书省毫不犹豫的下诏

    “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

    “此最急务,当速行之”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