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四章视察工地(求月票!)(2 / 3)  大国工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施工导流明渠,进二次清淤。

    提水井、入清口根据施工进展适时安排……”

    余庆阳明白,孟志愿说的所谓分两段,分三段,其实指的是右岸两个施工队伍,左岸三个施工队伍。

    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是东山省建国以来最大的一个工程,有涉及南水北调的配套工程。

    自然吸引了众多目光。

    淮海工程总公司虽然中标,可是自上而下打招呼的不下一百人次。

    系统内的领导,系统外的领导,还有地方上的领导,村里的领导。

    都想在这个工程上分一杯羹。

    “目前施工进度呢?”

    “已经完成降水井的布点,正在打降水井,修施工便道。”张建国开口回答道。

    “有什么困难吗?”

    “主要还是工程机械不足,虽然有很多领导打招呼,但是干人工活的多,有机械的少。

    唐总那边给调过来五台挖掘机,加上地方上的,也只有十台挖掘机,五十辆自卸车,其中还有三十辆是东风自卸车。

    我们标段的土方开挖量有二百二十万方,其中有一百八十万方需要外运!

    现在的运力根本不足以保证在汛期之前,完成土方施工。”

    “这倒是一个实际问题!”余庆阳点头道。

    今年东山省仅水利工总投资规模达一百多亿。

    各地都在搞城市建设,修路,盖楼,工程机械紧张是必然的。

    这种情况要等到明年才能够缓解。

    余庆阳租给省水总的挖掘机,人家红卫河干完,根本没有放车,直接调到了小清河。

    为此陆总把电话都打到了国外,余庆阳也不好驳他的面子。

    “我回头问问,看唐总那边还能不能抽调出挖掘机来!

    实在不行,

    就去购买新机械!”

    这是淮海工程总公司承接的第一个上亿的工程,余庆阳也是非常重视。

    必须到淮海工程总公司的工作能力。

    “还有别的困难吗?”

    “别的,就是地方关系,我们正在协调!”张建国想了一下说道。

    “嗯,陈总,咱们一块去现场看看?”余庆阳看向陈永发。

    至于张建国说的地方关系,余庆阳没有多问。

    地方关系的处理是每个项目经理都必须经历的,也是考验项目经理能力的一个关卡。

    张建国作为公司副总,如果连这都处理不了,那余庆阳该考虑一下,张建国是不是有能力担任淮海工程总公司的副总了。

    陈永发等淮海公司的领导,陪着余庆阳来到施工现场。

    如果不考虑河里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黑色河水,小清河的风景还是很不错的,两岸绿树成荫,是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可惜,现在看不到鱼虾成群,成群的鸭子在河里嬉戏,河水清澈见底的景象了。

    只剩下乌黑的河水,还有岸上的大树。

    十辆挖掘机,正在修便道,开挖存放淤泥的深坑。

    因为淤泥含水量比较大,不便于直接运输,所以要先进行脱水处理。

    在河岸上挖深坑,存放淤泥,让淤泥里的水自然渗透到土壤里。

    这是一种比较笨,比较原始的施工工艺。

    哪怕是最原始,最笨的施工工艺,也比牛头峪东沟那种直接运走的粗暴方式要好的多。

    当然,牛头峪东沟有它的特殊原因。

    没有条件挖深坑,对淤泥进行控水。

    两辆面包车驶进项目部。

    不然,工地上出来问题,可别怪我们没有提醒你们!

    明天集团公司开会,咱们一块讨论!”

    原本陈永发是打算请余庆阳去饭店的。

    “别瞎想了!明天要讨论的不是那个工地存在的个别现象。

    下来七八个不像是好人的年轻人。

    也没有多解释,有时候你越解释,人家心里想的会越多。

    不给钱就给你捣乱。

    不过听了黄毛的话,余庆阳也知道,那位龙哥,不是什么大角色。

    对于余庆阳突然跑到工地视察,淮海工程总公司上下都提着心。

    估计也就是地头蛇,街头混混之流。

    最难缠,够不成犯罪,报警就算抓到,最多也就是治安拘留。

    这是淮海工程总公司并到华禹投资后接到的第一个项目。

    “你们在这里施工,和谁打招呼了?”领头的一个黄毛嚣张的问道。

    “打招呼?小清河综合治理,是省里的重点项目,我们是水利厅的下属企业。

    中午余庆阳在小清河项目部和大家一块吃了一顿工作餐。

    余庆阳一句话,让陈永发等人的心又提起来了。

    不过,这样的角色,也是最难缠。

    “我们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