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一章 张济的挽歌(2 / 3)  三国有君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道应是比较保险。”

    袁耀闻言打着酒嗝,恍然的点头道“哦这条道挺好,挺好。”

    话还没等说完,便见刘勋急了,忙起身道“主公,此路不可走那吾县和巢丘地处徐州,主公怕碰上曹操的兵马,难不成就不惧陶商拦路不成需知姓陶的和咱们淮南袁氏,可是有着深仇大恨啊”

    刘辟闻言笑道“将军这话就未免小家子气了,去年陶商与后将军争夺豫章,虽有交手,但后将军亡故却非陶商所至,乃属病亡姓陶的实力虽不在曹操之下,但他毕竟有君子之名,行事颇多掣肘。”

    袁耀似懂非懂“说下去。”

    刘辟继续道“而且如今陶商刚刚从陶谦手中接过徐州不久,怕是未必有余力对我军施压,反倒是中原的曹操,他先取兖州,后取豫州,前番又占据六安,西面还在不断的蚕食关中之境,正是一心穷图发展之势头,依照我看来,与其选择曹操的辖境,反不如选陶商要来的稳当些,况且吾县与巢丘之境,不过是徐州西面的边境,若是走颍川,那可是在曹操辖境的腹地啊”

    说罢,刘辟又对袁耀深施一礼,道“两相比较,哪个较为危险,主公应该是能看明白吧。”

    袁耀不通军事,但“边境”“腹地”这两个词多少还是能听的明白的。

    他重重的点了点头,道“不错,刘将军之言甚善你久居汝南之境,对于陶、曹的实力和兵力部署,想必是比我们淮南人要弄的明白。”

    刘勋在一旁急的抓耳挠腮。

    若真是按照刘辟的话去做了,回头曹操在颍川境内等不到人,自己的一切计划岂不成空

    自己还等着哪袁耀做见面礼给曹操呢。

    刘勋刚想再劝袁耀几句,突然却感到身旁有人轻轻的拉了拉自己的袖子。

    转头看去,却是一直坐在自己身旁,由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的刘晔。

    虽然不明白是他是什么意思,但刘勋知晓,论及智谋韬略,刘晔远在自己之上。

    于是乎,刘勋就把下话给咽下去了。

    袁耀见刘勋不再提反对的意见,随即拍板定下大计。

    “好那就依照刘辟将军之言,咱们走徐州西线边境去河北”

    梁国,萧县。

    阎行的两万精锐兵马已经在此地驻扎了好久了。

    不为别的,他就是奉命屯扎在此,并时刻等候着曹操的军令,直待军令一到,便即出兵,在徐州西线劫持淮南一众。

    其实阎行很是不明白,如果换成自己,要是北上奔河北之地而去的话,自己一定会选择走三河之境可曹操却执意将自己安排在离徐州西线较劲的萧县,也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说道

    阎行在离开许昌的时候,曾听有司空府的内部人说,这次用兵,乃是那名平日里很少抛头露面的鹰蛇府主事贾诩暗中为曹操定下的战略。

    阎行跟这个贾诩不是很熟或者应该是说,整个曹营的所有将领,跟这位不起眼的主事都不熟。

    司空为什么就这么听他的

    虽然心中有疑惑,但阎行还是按照曹操的军令去做了。

    他是一个军人,遵照军令就是他的天职,更何况曹操对他也算是有知遇之恩。

    当初在金城,韩遂倒是也颇为看重自己,还曾扬言日后要把女儿嫁给他,但却一直都没有施行。

    且韩遂军是贼军出身,讲究个论资排辈,以阎行那前在韩遂军中的年纪,想要在韩遂军熬出头,至少还得要十年的光景。

    但曹操在受降阎行之后,量才而用,破格提拔,直接将阎行委任成了校尉,且其任司空之后,更是将阎行提拔成了偏将。

    身为一个降将,这升迁速度跟坐火箭没什么两样了。

    此恩此德,年轻的阎行自然是没齿难忘。

    不管淮南军这次从哪条路走,阎行已经打定了主意,说什么都得替曹操分忧。

    但是淮南军的消息还没到,许昌那边,曹操的书信却到了。

    信中的内容,让阎行简直不敢相信。

    他怀疑曹操是不是写错了

    虽然不知道曹操为何要如此,但阎行还是决定谨遵将令。

    况且曹操能将这么私密的事情交给自己处置阎行自认为,曹操已经将他当成了心腹一样。

    阎行的心中,多少有些小激动。

    不日之后,张济奉命领兵前来阎行的帐下听令。

    张济乃是凉州武威郡的名将,成名甚早,而阎行虽然也是出身凉州金城,但跟张济的名气相比,实在是差的太远了些。

    饶是如此,将领不可违,张济的名气在凉州就是比阎行大五个来回,现在也得听阎行的调遣。

    “张将军”阎行笑呵呵的对着张济拱手,道“行在金城之时,就久闻将军虎威,只恨无缘一见,今日得拜将军尊容,实乃是行生平之大幸也”

    张济闻言,赶忙摆了摆手,道“不敢,不敢,阎将军乃是主将,济乃副将,阎将军如此说,岂不是折煞济也济已老迈,哪比的上阎将军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