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吹牛逼呢(大章求推荐)(1 / 3)  装甲咆哮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可算热闹了,弄得陈晨一阵头大;

    一家人一会争论上这个重点高校、一会说进那个重点高校;

    尤以各重点高校的计划招生数量一下来,家里可算是彻底炸了锅。

    今年华大、海大,在东山省的计划招生数量,分别是13、15;

    至于国防大,计划招生数量则是57;

    国防大是无地域性招生,加之专业侧重方向跟地方重点高校,没有太大的竞争关系;

    想报考国防大的,大都是已经立志往职业军人方面发展的;

    国防大也好、其他军事院校也罢,毕业后大抵遵从哪来哪去;

    诸如东山省的考生进了国防大,毕业后最终还是会优先回流到东山军区;

    国防大往年招生的时候,各地区都会给予一定优待;

    相比华大、海大,国防大往年的招生标准,其实也会相对放低一些。

    当然,招生标准是一回事,三大在各地区的计划招生数量,才是最关键的;

    其实这一点,比招生标准,要重要得多

    尤以所谓的招生标准,是在招生结束之后公布,大抵卡着招录的最后一名成绩;

    也许那一年整个地区,考得全都很好、或者全都很差

    当然,后者那种情况,出现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

    也就是说,考得再好,没用;

    只有考生在省内的综合成绩排名,刚好在三大招生计划数量以内,才能稳进三大;

    如果排名不够、盲目报考,结果很可能会落榜,比考砸了还憋屈

    事实上,每年招考季,都是三大与地方重点高校、乃至考生之间的一场博弈;

    省内的考生排名,有没有

    有

    不公布

    就看考生填报志愿时,有没有胆量填三大

    尤以华大、海大,在各地区的招生计划数量,真的只有寥寥的名额;

    竞争太大、意外太多

    如果填了三大,就有可能落榜;

    落了榜,怎么办

    凉拌

    想继续考,只能去复读;

    复读生本来就被区别对待,到时候复读了一年再考,还有没有胆量再报三大

    再报

    再报,还是有可能落榜

    落榜一次、两次

    次数多了,就算年龄还够,心态也会炸的人就废了

    反观不填三大、填本地重点高校,只要成绩大差不差,基本都会招录;

    相比三大的计划招生数量,本地重点高校在本地的计划招生数量,要多得多;

    像一些冷门专业,都有可能出现录取的考生成绩,低于往年标准,呈下降趋势。

    大多数考生面对这种情况,自然要慎重地斟酌、考虑;

    这其实就是各地区,对地方重点高校的一种保护。

    当然,也不是所有考生都要斟酌,还是有个别情况的;

    走关系在哪都免不了的,有些考生还是能知道自己排名的,可那终究只是极少数;

    还有一种就是诸如吴迪那种,吊得可以怼天地;

    不公布排名无所谓

    不用公布排名,都能知道稳进三大

    东山大学、招生办的那位孙副主任,提前去拉拢吴迪,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反观张子豪当初还要死拼一把,就是因为不稳;

    对方最后高考的时候,精神力峰值爆了、才稳的。

    国防大还好点,华大、海大每年招生季的时候,跟各地区重点高校都要扯皮;

    扯皮计划招生数量

    实际上,华大、海大是想往少里招,各地区却是想往多里送。

    按华大、海大的意思,每个地区招上一个半个的,最好不过了;

    计划招生数量少,自然能保证考生足够优秀,反之就未必足够优秀了。

    更重要的是,招的外地考生太多,真的很尴尬;

    多数融合少数,肯定易于少数融合多数;

    本地生源多,才能吸收外地生源;

    外地生源多,就成了大杂烩,最后很可能会形成大批量人才回流;

    到时候,就真成了为人民服务了

    就像国防大

    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可刨去国家层面来讲,还是为本地区培养人才;

    华大肯定是紧着京畿,海大也肯定首先考虑海市,各自都有小九九

    那就得扯皮啊

    一个用力往外推、一个使劲往里送

    反正每年招生季的时候,不管是三大,还是各地区重点高校,桌子底下都很精彩。

    陈晨的精神力峰值124,如果低一些,其实也没这么多事;

    按照往年的惯例,三大的招生标准虽然会上调一点,但凭他的情况确实能挤进去;

    毕竟陈晨的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