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击关羽之意,休要上当!”
曹操听了,立即问道。
“卿何出此言?”
曹洪见问,立即答道。
“此前,我约东吴共击关羽,孙权按兵不动,陷我襄阳,又致樊城受困至今。今孙权反来急书,约我共击关羽,无非要我为其牵制关羽,助其取荆州。彼取荆州得利,我却终为关羽所制,害莫大焉!”
曹操一听,默默点了点头。
司马懿见了,出班献计道。
“魏王,今樊城久困,引颈望救。我可借东吴欲取荆州之事,解樊城之围。”
曹操一听,一下明白过来,忙说。
“我将东吴欲取荆州之事告知关公。关公恐荆州有失,必退兵自保。此时再遣徐晃率军掩杀,则樊城之困解矣!卿可是此意?”
司马懿听了,立即点头道。
“正是。”
曹操听了,也点了点头道。
“好!我允东吴之约,并发重兵,令东吴以为我将共击关羽。然我却按兵不动,关羽锋芒便向东吴矣!”
曹操说完,为终于能摆脱关羽威慑而十分得意。
众文武一听,也尽皆为摆脱关羽威慑兴奋不已,一齐赞颂起来。
“魏王圣明!”
曹操听了,十分得意,立即传令。
“左右!”
“在!”
“速赴阳陵坡,传令徐晃,整兵待发!”
“是!”
左右得令而去。
曹操又传令曹洪。
“曹洪!”
“在!”
“汝助世子曹丕,留守许都。”
“是!”
曹洪领令退下,曹操又向众将传令。
“众将听令!”
“在!”
“众将率军四十万,随本王赴阳陵坡驻扎,伺机进攻!”
“是!”
关羽虽然调来荆州之兵,但曹仁始终闭门顽抗,令关羽无可奈何。此时,他正在帐中,凝神思考进攻樊城之计。
一士兵匆忙入报。
“将军,营外射进一封信。”
士兵将信呈给关羽。
关羽接过一看,不禁吃了一惊,心中惊道。
“呀!竟是曹公亲笔!”
关羽急忙拆阅。
曹操信中写道:
“云长:别来无恙!今孙权急书,约我共取荆州。念及华容道之恩,孟德星夜投书以告,公万不可大意!公或疑我为解樊城之围,而欲公回兵荆州。若此,孟德深以为憾。望公慎之!慎之!孟德叩闻!”
关羽看罢信,沉思起来。
“孙权久欲得荆州,约曹公共取,本不足奇。曹公为何要将此事告我,倒是颇令人生疑。今我攻樊城甚急,曹操欲我回保荆州,分明借此解樊城之围,我岂会中计?不过,既然孙权欲攻荆州,我当密切关注。若东吴兵动,我将立即击之!”
关羽拿定了主意,立即聚关平、廖化、王甫、马良等文武于帐中,商议曹操之信。
令关羽意外的是,众人听了曹操来信,无不忧虑。
关平顿时面含忧色,第一个开了口。
“父亲,孙权久觑荆州,曹操言之凿凿,不可不信啊!若荆州有危,则大势去矣!”
关羽听了,说道。
“樊城久困,曹军无计可施。若曹军想借此解樊城之围呢?”
廖化一听,立即开了口。
“君侯,曹操信中说:‘公或疑我为解樊城之围,而欲公回兵荆州。若此,孟德深以为憾。望公慎之!慎之!’君侯为何还疑此事呢?”
关羽听了,轻蔑地一笑说。
“此乃此地无银三百两,岂可轻信?”
关平见关羽总疑曹操,又开了口说。
“父亲,曹军若欲以此解樊城之围,不必曹操亲笔写信,甚至可以不写信,只需一个孙权欲攻荆州之传闻即可,何必亲自来信呢?”
王甫听了,也立即说。
“是啊,君侯。孙权久有攻荆州之心,今主动约曹操攻我,必是有备而来,不可不防啊!此时曹操亲笔来信,即或有乘我退兵,以解樊城之围之意,然孙权攻荆州之事,绝非虚妄,我不得不慎啊!”
关羽听了,犹豫不语。
马良见了,也开口道。
“君侯,我看来信,言辞恳切,殷殷之情,透于字里行间。再说,荆州事大,还当慎之为妙啊!”
关羽听了,仍犹豫不语。
廖化见了,又说。
“君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今荆州空虚,若有震动,非同小可呀!”
关羽听了众人之言,仍面露疑色地说。
“汝等想想,孙权欲取荆州,并非今日。而在樊城久困将下之际,方见此信,谁更令人生疑?”
众人听关羽这样说,一时无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