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不是他死,便是我亡!(上)(3 / 4)  关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胜负是乃兵家常事。然我今日面对者,乃关羽也,我如何胜得?”

    满宠听了,也无良策,只好说。

    “关羽乃虎将,且足智多谋。将军不可轻敌,只宜坚守。”

    曹仁听了,虽连连点头,但心情一点也没好转。

    这时,翟元与夏侯存的败兵奔了回来,急报曹仁。

    “报!将军,翟将军与夏侯将军回军路上,遇到关羽……”

    曹仁大惊,未等听完,便急忙问。

    “如何?”

    “关羽唰唰两刀,快如闪电,二位将军未及出手,便一起没了!”

    说话时,败兵仍难掩惊恐。

    曹仁与众人听了,全木了,无人动,也无人出声。

    关羽率军追至樊城,立即率帐下文武来到江边,指点着江对岸,对关平与廖化下了令。

    “关平、廖化!”

    “在!”

    “汝二人速去备船!明日渡江,攻打樊城!”

    “是!”

    关羽下令毕,仍没离开江边。他遥望着江对岸的樊城,静静地思考着攻城之策。

    2

    关羽离开江边后,率众人走在路上。走在关羽身后的王甫,这时开了口。

    “君侯,荆州不容有失。今我攻樊城,必得速决。否则,吕蒙屯兵陆口,意在荆州。倘率兵径取荆州,如之奈何?”

    关羽听了,点了点头,心中想道。

    “我何尝不忧此。然兄长令我取樊城,我如何两顾?”

    关羽心中这样想着,转对王甫说。

    “我亦常念及此,汝可提调此事。”

    王甫听关羽令他提调,赶紧询问关羽之意。

    “王甫遵命!不知将军有何打算?”

    一直以来,关羽都想在沿江建烽火台,以备东吴暗算荆州。今见王甫询问,便说。

    “汝去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选高处设置烽火台,每台以五十军守之。倘吴兵渡江,夜则明火,日则升烟。我闻有警,即亲往击之!”

    王甫听了,仍面存疑虑说。

    “如此虽好!然糜芳、傅士仁守隘口,恐不尽力,必得一人总督荆州之事,方为万全。”

    关羽听了,说。

    “我已委潘浚。”

    王甫一听,当即摇头说。

    “君侯,潘浚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可差前军督粮官赵累代之。赵累忠直廉洁,用之万无一失。”

    关羽听了,想了想说。

    “赵累现掌粮草,亦是重事。吾知潘浚为人,汝勿多疑,只与我筑烽火台去。”

    王甫见关羽仍用潘浚督荆州,有些急了,又道。

    “君侯,粮草事重,荆州得失更重啊!”

    关羽听了,又想了想,才开口说。

    “既已差定,不必更改,免伤士气。”

    王甫听了,只好辞了关羽,怏怏而去。

    关羽即将渡江攻城,令曹仁忧心如焚。他面带忧色,将帐下文武聚到一起传令。

    “关羽不日将渡江攻城。汝等当随时巡查,坚壁高垒以待,不可轻战!”

    曹仁话音刚落,堂外已响起探马的惊呼声。

    “报!”

    曹仁与众文武正惊异间,探马已随声入堂。

    “将军!不好啦!关羽率领大军,正渡江杀来!”

    曹仁闻报大惊,仓惶道。

    “啊?何其快也!如之奈何?”

    众人闻报,也尽皆失色。

    满宠见满堂慌乱如此,立即出班叫道。

    “将军!只可坚守,断不可轻战啦!”

    部将吕常听了,大怒,当即吼道。

    “将军!文官之言,一再误我!只可坚守,如何退敌?某愿领兵数千,拒敌军于襄江之外!”

    满宠听了,也怒不可遏,吼道。

    “不可!翟元、夏侯存之失,岂可重蹈?”

    吕常听了,冲到满宠面前,按剑怒吼道。

    “为何不可?兵法云:‘军半渡可击!’今关羽军半渡襄江,何不击之?若临城下,亟难抵挡!谁之责?”

    听了吕常怒问“谁之责”,满宠与堂中之人,便无人再言语了。

    曹仁无奈,只好令吕常率三千人马,出城迎战关羽。

    吕常率兵马一出城,便直奔江边。

    此时江边,周仓扛刀牵马,立于岸上。

    关羽从一只大船上一跃,便稳稳落身在马背上。

    吕常身后不远,一个小校惊异地望着远处江岸。

    吕常身后,不少曹军将士也惊异地望着远处江岸。

    远处江岸,关羽一跃便落身马背,再从周仓手中接过青龙刀。便威风凛凛地迎着曹军杀来。

    小校见了,顿时面无人色,大声惊呼。

    “不好!关羽杀来了!”

    闻此惊呼,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