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从人将东西一一抬了进来。
关羽未接封赏,反而望西遥拜,兴奋道。
“贺兄长取川!谢兄长封赏!”
关羽拜毕,又呼关平。
“平儿,汝去西川,一贺伯父取川成功,二谢伯父丰厚馈赠,三请伯父准我入川,与马超比武。”
关平听了,欣然领令。
“是!孩儿便与孙先生一起动身。”
关羽仍很兴奋,听了立即说,
“我儿不必久等,宜速启程!”
“是!”
关羽遣关平入川,刘备本应高兴,但关平带来关羽请与马超比武的请求,却令刘备十分不安,急忙召孔明商议。
孔明匆匆进来,开口便问。
“主公何事相召?”
刘备听了,面带忧色开了口。
“云长遣关平来答谢,执意来川与马超比武,如何是好?”
刘备说完,仍满脸忧色地望着孔明。
诸葛亮不想道破关羽心境,见了刘备神情,假装不明其意,随口说。
“云长欲与孟起比武,切磋精进,自是好事呀!主公如何不喜反忧?”
听了孔明之言,刘备忧色不减,说道。
“军师有所不知。我那二弟,诸般皆好,就是不易容人。我恐他争胜心切,伤了孟起,误了大事!”
诸葛亮听了,笑了笑说。
“主公,其实我知云长。”
刘备听孔明如此说,疑惑地看着他。孔明见了,又笑了笑说。
“独步天下之人,最为孤独。云长神威盖世,极想寻得与之匹敌之人。孟起曾杀得曹操割须解袍,威震天下,云长方有比武之请。其实,云长是在寻堪与匹敌之人,当然也有一争高下之意。此事我自有办法,主公勿忧!”
刘备听了,忧色仍存,开口问道。
“军师有何良策?”
诸葛亮没有说有何良策,只说了自己欲做之事。
“我与云长捎信一封,他必不来川。”
刘备知孔明精明过人,足智多谋,但未听他说明将用何计说服关羽,心中并未全部释怀,只是听孔明言之凿凿,他没有不信之理,才未多说。
此事言毕,刘备又讲出了所忧的另一件事。
“军师,还有一事,亦令我不安。”
孔明听了,忙问。
“何事?”
“当初我与孙权立书,说取西川之后,便还荆州。今西川已定,孙权必来讨要荆州,我将如何应对?”
诸葛亮听了,胸有成竹地淡淡一笑,才说。
“噢,原是此事。主公不必忧心。我早有锦囊付云长,他自会应对此事。”
刘备听孔明说早有锦囊妙计付关羽,心下才完全释然了。
刘备所忧二事都有了着落,才让关平离川返回了荆州。
那日,关羽高坐堂上。面前案首,仍摆着那顶被箭射穿的头盔。
关平神色喜悦,步履匆匆进来,一见关羽便兴奋地说。
“父亲,孩儿自西川回来了!”
关羽见关平平安而回,很是高兴,急忙问道。
“好啊!诸事皆顺吧?”
关平仍兴奋难抑,立即说道。
“诸事皆顺。我赴川之后,全家都好吧?”
关羽听了,忙高兴地说。
“都好。”
此时,关羽最关心的,是他的比武之事,因此急忙问
“那,我入川比武之事如何?”
关平听了,“伯父请军师裁夺。”
关羽一听,便担心起来,急忙问。
“那军师之意呢?”
“军师有信在此。”
关平立即呈上孔明之信。
关羽接过信,急忙拆开看了起来。
诸葛亮信中写道:
“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
关羽一开始看信,神色严峻,至此,才面露了笑容,又继续兴奋地看下去。
诸葛亮信中继续写道:
“今公受任荆州,不为不重,倘一入川,若荆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照!”
关羽看罢信,抚髯畅笑道。
“孔明知我心也!”
关羽十分兴奋,将信叫堂中之人传阅。
“来来来!都看看,军师如何说!”
堂中众人兴奋地传看信时,关平附在关羽耳边轻声说。
“父亲,孩儿在成都时,诸葛瑾亦到了成都。”
关羽一听,顿时警觉起来。
“兄长曾与孙权有约,诸葛瑾必是去索要荆州。汝可知兄长与军师之意?”
“孩儿听说,军师早付锦囊与父亲,便没再多问。”
关羽听了,点了点头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