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忙问。
“只是甚?”
“据闻,云长已在曹营封侯,不知能否召得?”
刘备笑了。
“明公放心!我那二弟,最是忠义。但见我信,必来相投!”
袁绍听了,十分高兴。请刘备坐了,又向外大喊。
“来人!摆酒!”
曹丕得知袁绍仍未杀刘备,反而怒斥近臣,急忙进帐来报曹操。
“父亲,袁绍得知关公又斩文丑,狂怒不已,欲斩刘备。”
曹操闻言大喜。
“好哇!”
曹丕却毫无喜色,反而低下了头,小声说。
“可是,袁绍又将刘备放了。”
曹操听了,一点都不惊讶。
“杀刘备,是愚蠢!放刘备,才是精明。”
曹丕故作糊涂。
“父亲的意思是……”
“得刘备者,得关羽也。经此二役,关羽威震天下,得关羽者,便可无敌矣!”
曹丕一听,真的有些急了。
“那,刘备在袁绍营中呀!我将如何?”
曹操也沉思起来,他在心中暗暗决定。
“我当搬师回京,让关羽远离刘备为妙。”
次日,曹操又摆酒帐中,与众文武共饮。席间,曹操宣布了搬师回京决定。
“云长诛了颜良、文丑,袁绍已不足畏。今我欲搬师回京,仅留夏侯渊兄弟守官渡。诸位宜早有所备。”
程昱一听,忧心忡忡。
“丞相,袁绍屯重兵于黄河对岸,此时回京,恐有不妥啊。”
“折了颜良、文丑,袁绍兵虽多,然将无能,不必多虑。”
曹操信心满满。
郭嘉听了,却一脸狐疑。
“丞相,袁绍连折二将,元气大伤,士气大挫。且丞相亦言:彼‘兵虽多,然将无能’。此时,正当挥我得胜之师,一举荡平河北,以除天下首患!丞相反要撤军,不知为何?”
众文武亦都颇为不解。
“是啊。丞相,不乘胜歼敌,反要撤军,端的为何呀?”
曹操始料未及,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此时,还是荀攸为曹操解了围。
“挥得胜之师是不错,然能否荡平河北,却未可知。有道是:百足之虫,死而未僵。况袁绍远难言死。此时硬拼,必两败俱伤。若四方诸侯乘机攻我,我将奈何?”
曹操听了,微笑起来。
“公达之言,正合我意。诸位休得再议,明日即搬师回京。”
曹操最不愿他人看穿其心思。他心中明白,荀攸为他解围,只是找了一个搬师理由。至于荀攸是如何想的,他是否看穿了自己的心思,则不得而知。于是,当天夜里,曹操决定召荀攸召问问。
荀攸来到帐中,帐中只有曹操一人。
荀攸知道,曹操独自召他,往往都有要事,所以急忙开了口。
“丞相召我,不知何事?”
“前者文丑来攻,我施饵敌之计,众皆不解,唯公达知之。今我撤军之由,书我掌心,公达知否?”
曹操微笑着,伸出一支握着的手。
荀攸也笑了,心中暗想。
“原来如此。他定是疑我看穿其心思。”
荀攸想着,想应付过去。
“今日议事之时,丞相不是说了吗?”
曹操笑了笑,知道荀攸是在应付,便直言自己是顺阶而下。
“汝为我搭台阶,我岂能不顺阶而下?”
荀攸故作不解之状。
“噢?如此说来,丞相撤军另有原因?”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又指了指伸出的手。
“公达可否言中?”
荀攸笑了笑。
“荀攸怎敢妄度丞相之意?”
“我既让你说,你但说无妨。”
荀攸笑着,想了起来。
“彼生性多疑。多疑之人,最忌他人揣度其心思。他分明忌刘备召关羽,然我切不可道破。”
此时曹操虽微笑着,心里也在想。
“此人聪明过人,足智多谋。可用,需防,切不可让他揣透我心思。”
荀攸想了一会儿,转过身,也在手心写了,将手背在背后,才对曹操笑着开了口。
“丞相请看。”
荀攸将背在背后的手拿出来,摊开手心。
手心里写着“美人”两个字。
曹操一看,哈哈大笑起来。笑过了才问荀攸。
“你如何想到美人呢?”
荀攸也笑着。
“爱江山,亦爱美人,江山与美人等重,方为英雄。丞相乃当世英雄,又正当精壮之年,久居沙场,焉得不思美人?”
曹操听了,笑弯了腰。笑过了才说。
“既然公达爱美人,我回京便送你十个!”
荀攸喜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