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我一攻,曹操必动重兵。重兵一动,四方空虚,诸侯便有机可乘,群起而攻!”
袁绍说着,高兴起来。
田丰见袁绍心动,立即开了口。
“明公,曹操动兵,诸侯有机可乘;我动兵,诸侯一样有机可乘呀!”
沮授也立即附和。
“是啊,明公。若诸侯乘机攻河北,明公如之奈何?”
袁绍一听,一下傻了。
刘备得知袁绍未出河北,便停兵不进了,甚是吃惊,急忙召关、张、孙乾、糜芳、陈登计议。
“袁绍未出河北,便停兵不进了。如何是好?”
张飞听了,立即开了口。
“哥哥,可否请郑尚书再去一信,催他进兵?”
刘备马上摇了摇头。
“袁绍能按恩师之信出兵,已属不易。他进兵延宕,再去信相催,便不妥了。”
张飞一听,一时没了主张。
“那,如何是好啊?”
一时间,大家都没了主意。片刻之后,关羽才开了口。
“兄长,那袁绍向来优柔寡断,不可多寄厚望呀!”
陈登在一旁也开了口
“是啊,皇叔。只要他动兵,能牵制曹操,便于皇叔有利。别的,便不可强求了。”
刘备沉思着,没再言语。
曹营文武散去后,程昱和一群武将在大厅外追上了荀收,立刻围着他询问。
“公达,兵可发,没说的。不发兵,丞相便威风扫地。可是,既已发兵,为何仗不可打呢?”
程昱话音刚落,夏侯dun便开了口。
“是啊。你是怕我等打不过?”
荀攸听了,笑了笑。
“非也。”
许褚一听,更觉不解。
既然不担心我等打不过,为何不可打?
荀攸看了看众人,才开了口。
“诸位想想,我若与袁绍开战,有多少眼睛在盯着?”
许褚未解荀攸之意,仍以为荀攸害怕,便反咭了一句。
“盯着又如何?”
“他盯着,便在寻找机会。只要双方一交战,便无暇他顾。这时,马腾、张绣、孙坚之流便会乘机攻我。如此多方夹击,岂不危险?”
不少人恍然大悟,同时发出“噢”的一声。
蔡阳仍然不解。
“我既出兵,彼便有机可乘,先生为何说兵可发呢?”
“我可发兵,亦可收兵。谁敢贸然攻我?”
这时,众人才全都点起了头。
2
袁绍与曹操各发大军,聚结于黎阳。
曹军打着曹仁旗号。两军相距八十里下寨,相拒两月,却都不进攻。
攻徐州的人马,却打着曹操旗号,距徐州一百里就下了寨,也是一驻两月,并未进攻。
刘备见进攻徐州的人马打着曹操旗号,也不敢轻动。
但两月不见曹军动静,刘备也十分疑惑,便召集关、张、孙乾、糜芳、陈登等计议。
“曹、袁两军,相拒黎阳,两月不战。曹操攻徐州大军,也屯兵百里之外,两月不战。诸位以为,这是为何?”
张飞第一个开了口。
“哥哥,管他战不战。他在野外,我在城里,冬天又来了,看谁熬得过谁?”
“这也倒是。只是,来攻我之军,一直打着曹贼旗号,不知其虚实,令人实难放心啦。”
见刘备满怀忧虑,陈登开了口。
“皇叔,大军在黎阳,曹操断不会舍大军而赴徐州。此处打曹操旗号,必为虚张声势。”
张飞听了,立即附和。
“是啊,哥哥。曹贼若亲自领兵,为何两月不攻?”
关羽也分析起来。
“是啊,兄长。他面对袁铝,敢打曹仁旗号,不惧袁绍去攻,必是曹操在彼。他面对我,却打曹操旗号,必是惧我去攻,以虚张李势。因我若破曹操此路人马,便可与袁绍夹击曹操。此乃曹操最惧之事也。”
刘备听了,仍疑惑不定。
“若曹操果然在此,故意按兵不动,诱我去攻,也未可知呀?”
关羽听了刘备之忧,又开了口。
“兄长勿忧此事。若黎阳为曹仁领兵,拒而不战乃牵制袁绍;则曹操领兵攻徐州,便宜速战速决,以免左右掣肘。今屯兵两月不攻,其虚张声势之狐狸尾巴,已尽露无遗。”
刘备听了,仍难决断。
“尔等所言,不无道理。然曹贼诡计多端。今大军压境,若不弄清虚实,终令人不安啦!”
众人听了,都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关羽便心生了一计。
“兄长,我有一计,或可弄清虚实。”
刘备听关羽说有计,急忙开了口。
“快快讲来!”
“我可假冒曹贼传令,令所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