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将军。丞相不信刘备,派兵多为老弱。”
纪灵一听,脸上渐渐露出了喜色。
纪灵遣人将捷报报与袁术。
袁术连获捷报,又获知刘备所率人马,多为老弱,欣喜万分。
“刘备仅五千人马,还多为老弱!哈哈哈……”
袁术开怀大笑。笑毕,才对来人说:
“汝回去,传朕旨意,杀牛宰羊,稿赏三军!”
袁绍得知袁术已近徐州,便聚文武于大厅商议。
“诸位,舍弟送传国玉玺于我,今已近徐州,诸位以为我当如何?”
谋士田丰一听,便要袁绍做好登基准备。
“明公当早做所备,待传国玉玺送到,即可择日早登大宝。”
袁绍听田丰让他做好当皇帝的准备,顿时大喜,连连点头。
袁绍帐下谋士虽多,却各怀心计。审配见田丰拍马屁,当即提出异议。
“在下以为,传国玉玺安然送到,才是当务之急。”
郭图听了,立即附和。
“是啊,传国玉玺不到手,一切均无从谈起。”
听了审、郭二人的话,袁绍虽喜色已消,但还是连连点起了头。
“依你二人之论,玉玺当如何到手?”
“明公,徐州城坚,又驻重兵;曹操还遣刘备,率五万人马阻截,更增送玺之难。”
“那我将如何?”
“明公可速派一支人马,前去接应。”
田丰见袁绍完全被审配之言左右,抓住这个机会开了口。
“据我得报,明公胞弟一路畅通无阻,节节胜利。玉玺不日便到,何需劳师动众?”
“是啊。刘备一路溃逃,远非舍弟对手!就不必劳师动众了吧!”
袁绍本是心无定见之人,听了田丰的话,立即赞同,而且说完便离座而去,根本不再给审配、郭图力争的机会。
审配见袁绍去了,愣在那里。
田丰看了审配一眼,扬长而去。
这天夜里,车胄突然接到了曹操一封密信,难以应对,六神无主地在室内踱着。
陈登进了门。
车胄连忙热情地招呼。
“先生请坐!”
“将军夤夜相召,不知何事?”
“丞相驰书,要我在灭袁术之后,设计除掉刘备。刘备多谋,关、张勇猛,此事令我难以应对,深恐有负丞相重托!特请先生赐教于我!”
陈登一听,大吃一惊。
“丞相要诛刘备?这是为何?”
“书中未提,我也不知。”
“那,将军为何不召诸将共议?”
“彼等浅陋,只会添乱。再则,丞相书中嘱我,此事机密,万勿泄漏。故只请先生。”
至此,陈登心中已经有了底,口气也轻松了。
“噢!此事不难!”
车胄一听,顿时转忧为喜。
“先生已有良策?”
“将军勿急。此事须稳妥,待我三思。”
车胄有些失望,但也不好说甚么。
纪灵又率人马来到一座寨前。因连连获胜,他踌躇满志,气焰骄横。
已降的小校领着一群老弱残兵,从寨内缓缓过来。
老弱残兵一个个神色晦暗,有气无力,偏偏倒倒地到了阵前。
“将军,寨中人马,悉数在此,尽皆愿降。”
就在小校禀告之时,便有几个老弱残兵瘫倒在地。
纪灵见了,有些惊疑,鞭指倒地士兵开了口。
“彼等为何倒地?莫非身患恶疾?”
队中一个老兵急忙回应。
“将军,彼等瘫倒,并非疾患!”
纪灵更觉惊异。
“那是为何?”
“那是饥饿。我等守寨,已缺粮日久。若不是将军到来,恐尽皆饿死!”
这时,那群老弱残兵也七嘴八舌地叫了起来。
“是啊!将军,我等都快饿死了!”
“将军,我等愿降!救救我等吧!”
纪灵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要兵无兵,要粮无粮。刘备,你休矣!”
夜深了,关羽仍在夜读兵书。
哮天匆匆进了帐,将一支铜簪交给关羽。
“少爷,陈登派人送来的。”
关羽一见铜簪,已知是陈登所送,顿时警觉起来,赶紧接过。
“快去!请兄长与三弟!”
“是!”
哮天回身便走,又被关羽叫住了。
“不!你只去请三弟,叫他速到兄长帐中!”
“是!”
哮天领令而去。
关羽也立刻起了身。
尽管夜已深,帐中仍笙歌悠扬,红袖飘舞,灯火通明。
袁术正在大宴诸将。他已经有几分醉意,但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