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心腹大患(上)(3 / 5)  关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备为援,刘备必留京师。丞相卧榻之侧,岂容刘备安睡呀?”

    荀攸听了程昱之言,开口道。

    “仲德不必虑此。彼留京师,易为帝用,也易丞相掌控。且彼初入京师,并无故旧,彼之所为,我一清二楚;我之所为,彼一无所知,料他难掀大浪,不足奈何丞相。”

    曹丕听了,观察曹操。

    此时,曹操神色已复归平和。

    刘备归宅,与关羽都面色不安地沉默着。

    张飞看看刘备,又看看关羽,甚是不解,叫道。

    “嗨!皇上认了兄长为皇叔,当是好事呀!二位兄长倒好,都如霜打了一般!”

    关羽听了,立刻抢白张飞。

    “三弟!你动动脑子好不好?皇上之意甚明,难道曹贼不知?徐州之民请愿,曹贼既已视兄长为心腹之患;如今皇上再认皇叔,曹贼岂不变本加厉?再说,我等初入京师,并无故旧;我等所为,曹贼一清二楚;曹贼所为,我等却一无所知呀!”

    张飞这回总算明白了,有些不知所措。

    “那、那如何是好啊?”

    刘备听了,神色凝重地嘱咐张飞。

    “三弟,日后在外,切勿饮酒,也勿多言,以免惹下大祸。平时无事,即在院内练武。若我一时不在,凡事且听二哥吩咐。你可记住了?”

    张飞听了,神色紧张地点点头。

    2

    次日,关羽、张飞在院中练武。

    陈登来了。

    关、张立即相迎。关羽忙道。

    “不知先生光临,有失远迎。”

    “关将军休要多礼。陈某是来辞行的。”

    关羽一听,颇为诧异。

    “辞行?先生将去何处?”

    陈登听了,笑了笑道。

    “梁园虽好,实非久留之地呀!曹公命车胄守徐州,我请同往,获准起行。”

    关羽一听,含笑指点陈登。

    “噢,先生倒是利落。见势不妙,拔腿便跑啊。”

    二人心领神会,皆朗声大笑。

    张飞不明其意,仅勉强而笑。

    那日席间,关羽见陈登与荀攸言笑甚欢,便想问问,却一直没机会。这时,他开了口。

    “那日席间,先生与荀攸言语甚欢,可是言及铜簪之事?”

    “正是。”

    关羽一听,神色关切地问。

    “不知先生如何应对?”

    “我告之曰,他全身搜遍,不见一物,必是铜簪中空。”

    关羽听了,点了点头。

    “噢。如此看来,先生还想用铜簪?”

    陈登听了,笑了笑。

    “事为三人所知,必有危险。将军以为如何?”

    关羽听了,点了点头。

    “嗯。”

    这时,刘备扛着新买的锄头、铁扒、柳筐之类的农具进来了。

    张飞憋了半天,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抢先开了口。

    “哥哥,你买这些农具做甚么?”

    “种地呀!”

    刘备听问,神色轻松地说。

    陈登见了,接过了话,也算是与刘备打招呼。

    “哪来地种呀?”

    刘备见陈登在场,急忙笑道。

    “噢,陈先生何时光临的呀?”

    “我将随车胄守徐州,特来辞行。不想碰到一位农夫。”

    陈登说完笑了。

    众人都笑了。

    刘备手指园内,语气轻松地说。

    “偌大园子,不种些蔬菜,岂不可惜?”

    “皇叔务农,好主意呀!皇叔若种出好菜,别忘了给在下捎一点。”

    陈登说完,欢笑而去。

    刘备当然听出了陈登的言外之意,他目送陈登,高声说。

    “若有好菜,定不忘先生!”

    刘备在挥汗垦荒之时,许昌街头却有一大群人在围观两个青年兄妹演武。

    英娘也挤在围观者中,

    兄妹矫健不凡的身手,令英娘与围观人群频频叫好。

    围观者中,也有几个人面带冷笑,眼含恶意。他们凑近一个半边脸全是黑色胎记的阴阳脸,不时嘀咕。

    阴阳脸一直不屑地斜视着演武的兄妹,不动,也不发一语。

    演武毕,哥哥抱拳开了口。

    “我兄妹二人家逢不幸,罹匪患失了双亲。今到贵地,不揣冒昧献艺,以求糊口。求各位施舍一二。”

    哥哥说着,妹妹便将锣翻过来,向围观者讨钱。围观者多少不等地向锣中投着铜钱。

    讨到阴阳脸面前,他冷冷一笑,便伸手去托起妹妹下巴。

    “就你们这点三脚猫功夫,还想来京城混饭吃?”

    妹妹顿时面呈怒容,一扭头闪过。

    “哟嗬!还挺烈呀!”

    阴阳脸又向妹妹伸出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