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青耆山被秘密送到皇宫后,因为时隔久远,人世沧桑,根本无法判断眼前的这个青耆山便是那位传说纷纷的建文皇帝,而青耆山离开皇宫时,朱瞻基也才是几岁的娃娃,更加不敢妄断。
这皇室血脉怎可乱认?于是,几经寻找,终于找到了当年服侍建文帝的一个老太监,这老太监一见青耆山始终不敢确定,便装作不认识,以试真假。
哪知青耆山一眼就认出了这老太监,说道:“你不是曹北林么?”
“道长,您认错人了,老奴哪里是什么曹北林。”老太监为了弄清青耆山的身份,,语气装的倒是十分肯定。
青耆山一听这话,就知道朝廷对自己的身份肯定还有所怀疑,从怀中就摸出了一条手链,说道:“曹北林,当年我十岁圣诞时,皇爷爷赐我这条九龙碧玉链时,你就站在我身旁,难道你不识得此物了吗?”
曹北林从青耆山手中接过手链,端详了一会,就想起当初太祖朱元璋的确赐了建文帝这么一条九龙碧玉链,于是,曹北林“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朱瞻基见青耆山果真是当年的建文皇帝,心情是十分舒畅,便在御书房设宴,叔侄二人便彻夜长谈了一宿。
长谈后,叔侄两人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两人有着类似的命运,同样是凭借祖父对自己的喜爱登上皇位,同样是皇位被皇叔虎视眈眈,青耆山的皇位被朱棣虎视眈眈,而朱瞻基的皇位被当时朱高煦虎视眈眈。
只是朱瞻基更适合当皇帝,皇位并没有被朱高煦给夺了去,后来朱瞻基为了拟补祖父犯得错,就命人在皇宫中建了一座寺庙,供养青耆山,历史就在这出了差错。
青耆山是一个道士,却居住在寺庙当中,这就关乎到当时佛门在皇宫的影响力,朱瞻基羽翼尚未丰满,也不敢得罪佛门,自然不敢在皇宫建一座道观给青耆山,只有想了一个折转的办法。
再说青耆山身为道士,居住在寺庙当中,也属无奈之举,青耆山从学道后,对落叶归根这四个字格外的看重,也不愿自己的侄子为难,就住了下来。
一晃又是一年,这时青耆山算的明朝几十年后,会遭遇大劫,便叫来了朱瞻基,把太祖朱元璋赐给自己的那条九龙碧玉链转送给了朱瞻基,并且还给了朱瞻基一张二指大的藏宝图。
青耆山千叮咛万嘱咐朱瞻基,不到必要时刻,不可去寻宝,若真到了需要去挖掘的时,必须要有道教的掌门大印,不然会死伤无数,也寻不到宝藏的一角。
不久后,青耆山便逝世于皇宫,当时朱瞻基也有所困扰,他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太祖朱元璋留下的外藩问题,这个问题在朱允炆、朱棣、朱高炽三朝皇帝都没有得到解决,他便想挖出那批宝藏,以作军需,完成三朝皇帝没有达成的伟业。
当即就亲自带了不少兵马,前往三隆山挖宝,哪知找到宝藏所在的山洞之后,死活破不开大门,这宝藏跟自己只有一门之隔,朱瞻基当然是不甘心,便去寻找道教当时的掌教。
朱瞻基刚一提出来这想法,被佛门高层否定了,最后佛门派出‘十八罗汉’硬生生的把宝藏大门用佛法砸开,刚一进入藏宝洞,整个天空便暗了下来。
朱瞻基一看这天色,就知道这是不祥之兆,这时候他就萌生了退意,可有些事不是你说退就能退的,从洞里就涌出了无数的身形如小儿的山魈(xiao)。
魈,是一种传说中的山怪,在茅山术中,山上聚阴池的恶鬼一律称为“山魈”,这种鬼怪非常厉害,已经远超人鬼,但在地鬼当中实力又属于偏下的一种鬼怪。
这宝藏所在的三隆山,是属阳,但是山洞长年湿润却是属阴,整个山洞更是汇聚了三隆山的怨气,便成了聚阴池,滋养了不少山魈。
结果不难想象,佛门的‘十八罗汉’个个伤势惨重,朱瞻基带去的兵马也全部魂葬在这三隆山,就连朱瞻基在荒乱逃跑之中,把朱允炆送给他的九龙碧玉链掉在了三隆山。
十八罗汉回到佛门后,添油加醋的一番诉说,佛门便大肆宣扬“道教不顾百姓生死,放出山魈危害世间。”
道教背上这个罪名后,倒也没有去反驳什么,而是倾全教之力前往三隆山铲除山魈,在这一战中,道教精英,让佛门趁机一举歼灭道教,堂堂道教只剩下不到三百人,这不到三百人又出现了分歧,便被分裂成前文说的五派,宿土、麻衣、众阁、全真、茅山。(有人肯定会说,在一些武侠小说中全真教在宋朝就有了,那个时候全真教是属于道教门下的一个分舵,就相当于现在集团下的一家子公司,并未独成山门,所以那时候全真教的弟子被人称为全真道士,就是这么回事!)
而朱瞻基经过这件事后,总算是明白当初青耆山那番话的意思,便把藏宝图当成了一张禁忌之图,本欲死后带入皇陵当中,可又怕日后明朝真的出现青耆山所说之事,便一代一代的传了下去。
朱瞻基仙逝后不久,从沿海一带涌现大批倭寇,把明朝摧残的摇摇欲坠,直到明神宗朱翊钧手里,重用戚继光,方才除掉倭寇。
明神宗朱翊钧临死之时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