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7海宋朝廷第一次参拜国庙(5 / 7)  1851之远东风云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的,从墙壁到门廊竟然好像镜子一样在反光,几块刻着字的大石板当成了屏风墙,挡住了位置不好的林幺可视线,看不到那殿里有什么。

    “陈教官,这个殿供奉地灵位是谁啊?”林幺可问旁边的“保姆”陈宝强说道

    然而陈宝强好像有些哀伤,他叹了口气说道:“这个殿没有灵位,看到石板没有,上面正面刻的是我十字军海陆军阵亡的将士姓名和籍贯,背面刻着他们奋战的战役经过,这是我们军人的神殿。”

    “就是个教堂。没看到上面的十字架吗?”旁边李文茂冷冷朝林幺可解释道。

    “皇帝向我大宋英烈鞠躬致意,忠魂永在!天国永生!一鞠躬!”司职官的一个接一个的传递着典礼命令。

    在西殿里,穿着礼服领结地秦连生出列,先对着皇帝侧面一个鞠躬,然后转身小步朝前,面对一片灵位,从司职官手里接过三炷香,走到牌位前拜了三拜。把香插进香炉,然后跪在前面蒲团上。

    司职官立刻叫了起来:“外交部副大臣秦连生朝忠魂上香,皇帝鞠躬表示敬意,秦连生一叩首,余者一鞠躬。”

    秦连生脑袋磕在蒲团上,心里却是惊喜交加:西殿供奉地都是不信上帝的死难烈士。这些人需要按传统礼仪跪、磕,而此时以信仰组织起来地大宋朝廷里,非基督教信仰的最高官员竟然就是他秦连生了!

    所以他竟然可以代表皇帝按传统礼仪行礼。

    “妈妈的,谁说不信教不好当官?以后怕是年年我要代皇帝行礼!这是多大的殊荣!哇哈哈!”秦连生心里狂喜,但抬头看了看那一片片的牌位,却突然一惊,第二次磕头的时候,他喃喃道:“各位各位,刚才失态了。得罪莫怪!我给你们上香了,以后我年年来看你们!要保佑我啊!”

    饶有兴趣地看一些官员离队然后磕头,林幺可暗笑了。但看到前后左右人人脸上如霜冻一般,也怯怯的收了笑容。

    参拜完祖先、上帝忠魂、抗暴忠魂三大神殿,在繁琐的仪式下已经过了一个小时了,而林幺可发现仪式还没完,人流跟着皇帝进了三大神殿后面,一转到这国庙后面,林幺可就是窒息的感觉----从建筑密集的地方突然到了巨大的旷野。

    这旷野不是寻常旷野,虽然入眼还是一片绿色,但草地上面插满了乳白色的墓碑。国庙后院竟然就是一块大坟地!

    但这坟地不是平常那种乱七八糟的坟地,它足以震惊第一次看到的所有大宋人。

    所有墓碑大小材质都一模一样,而且不知被什么人摆成了规则地形状,直着看横着看斜着看都是整齐的一列,面对这可以说壮观的墓碑群,所有人都是倒抽冷气地份。

    “都是广西人、湖南人、福建人。”旁边的陈宝强托着自己的军帽小声的给两个客人解释道:“刚刚从几个墓地移到国庙里来的。”

    “啊?为啥没有广东人?”林幺可问道,一边问,一边活动了一下他托着那高帽发酸的胳膊。

    “因为没法落叶归根的人才会选择葬在海京。有机会谁不回自己祖坟那里下葬啊。”李文茂替陈宝强朝自己手下解释了。

    人群在窃窃私语着,司职官把他们摆成两排。远远的围着中间的皇帝和高官,他们正站在几个新挖地墓穴中间,宦助国咳嗽了一声,高声朝大家说道:“先生们,大家都知道,我英勇的大宋军队在天津击败了清妖,签订了《宋清天津条约》,但是在激战中,我国9位英勇的大宋子民牺牲在战场上。他们的英勇和无畏让所有人感动莫名。现在他们回家了!覆盖着大宋光荣的国旗回来的!备极哀荣!今天是陛下率领第一次参拜国庙,同时也是我朝第一次国葬。现在就请军乐队奏响哀乐,大家保持肃穆,让我们大宋的勇士入土为安,永驻天堂!奏乐!”

    话音刚落,军乐队奏响了哀伤的旋律,林幺可看着

    而墓穴前小步跑来一只紧握步枪的军队,踏着小步调整在皇帝对面排成整齐地三排,每排七人,然后在他们的步枪枪托重重的捶地,21个士兵面对墓穴,成了立正扶枪姿势。

    “atenion!alue!”带着船形海军帽的独眼龙罗前捷亲自下达指令,立刻唰的一声,仪仗队21人缓缓以正常四分之一的节拍发动军礼,手指指耳,标准的军礼。

    在他们前面,6个十字军官兵以缓慢的步伐,一步一停的抬着一具覆盖着国旗地棺椁走来,如同怕惊扰了棺材里地士兵,正是他看到的那穿城游行中棺木地一具,左前抬棺的竟然是海军小刀军团头目丁玉展。

    抬棺官兵刻意放慢了节拍,以致于林幺可可以清楚看到丁玉展静止在空中的,他踢出的皮鞋上地泥点,然后这皮鞋坚定而缓慢的朝前踏去,肩上的棺椁随着这节奏缓慢的前进。

    时间好像停止了。所有人眼里都被这慢动作一般前进的棺椁充满,以致于脑子里什么也没有了。

    没有戴红头巾的皇帝面无表情地看着棺椁,两手交叉摆在腹前,而旁边的丞相却已经念起了手里的一摞纸,那是这勇士的简历:“王珂詹,22岁。福建福州人,参与厦门小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