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4远东狐狸:戏子、醇酒、打更妇人、sm和眼泪(3 / 6)  1851之远东风云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并让他们充当英法的说客………..

    总而言之,他们都是贪财可鄙的蛮夷,玩心眼肯定不行。我们既发发扬天朝上国地威压力,又要像苏秦张仪那样,把他们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唉,只能试试了。”咸丰又喝了一壶酒,吩咐太监换上,心里却也没底,因为沿海各个官员都奏报这次修约,英法美三国公使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修约是什么呢?

    854年包令要接替文翰的驻华公使一职。他带来了本国巴麦尊政府的训令,要求修约。

    修约是指修正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和843年中英虎门条约以及附件,修约地外交依据是84年中美望厦条约第34款:合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变更;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以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2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

    843年中英虎门条约第八款是一款类似最惠国待遇的条款:如果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设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虽然望厦条约要到85年到期。但虎门条约中的最惠国条款让英国人享有美国望厦条约的政策。而虎门条约是南京条约的“附粘条约”,那么2年自然从虎门条约算起。854年就到期!

    英方的经济要求为:

    .公使驻京;

    2.开放内地;

    3.天津开阜;

    4.公使可至各省督抚衙门以平行礼见督抚;

    5.修改税则,鸦片合法进

    .英船可承担各个通商口岸的货运;

    7.废除子口税;

    8.定明各国银元币值;

    9.共同肃清海匪;

    .制定华工出国章程;

    .允许英国人购买中国土地;

    2.下诏保护英国人生命财产;

    3.下诏追回华人欠英国人款项;

    4.茶叶贸易停止抽厘;

    5.允许英国人入城;

    .条约2年为准,到期重订;

    7设立保护官栈;

    8.条约以英文文本为准;

    法国美国也是类似要求。

    这条约要签订的决心,英国政府可以用杀气腾腾来形容,因为他们在克里米亚占尽优势,而且远东受到赵阔的激励----这些条约,几乎就是《海京条约》里得到地大体利益。

    巴麦尊首相甚至决心如果大清的满人不答应,就打丫的!

    下议院如果不通过开战议案,就解散丫的!重新大选!

    所以文翰和包令的态度都是异常强硬,强硬到连麻木的沿海官员都感到这次不同寻常的要求了。

    而咸丰有地只是苦涩,他在圆明园的寝宫里一杯又一杯地喝酒,这野蛮洋人的要求。简直太无理可恨了。

    当年赵阔也喝酒解闷,不过他这种不要脸的黑社会份子只担心自己利益被吸血吸出去,对前几项根本毛毛雨,都是国际惯例,不过是好像写信开头顶头一样,那有什么!

    但咸丰和赵阔的考虑完全反过来!

    他不关心涉及利益地问题。他最关心最怕的就是前几项国际惯例,比如公使驻京,中国传统文化中,绝对没有平等国家概念,只有天子和诸侯,即使出现群雄并立的政治格局,那也只有一方是正统,称呼是帝,视对方为贼。互驻使。这根本上违背了儒家的政治理念,历史上常驻在对方京城的只有皇帝或者质子地人质抵押,这些带兵要常驻地夷人使节把他咸丰皇帝挤到哪里去了?

    而且咸丰无法面对西方使节。因为对方拒绝跪。

    咸丰听说了西方人面对皇帝也不过三鞠躬,但要是面对自己不三叩九跪,那不是礼乐崩坏吗?

    西方都是蛮夷,大清是天朝上国,不承认任何和他们平起平坐的国家存在,他们只能是大清地藩属国,在官方文书里,没有英法美三国这种写法地,正式写法是一个口+英、一个口+佛、一个口+米。估计三国公使也不知道为啥要给自己多个口子,但汉字里多个口也未必是好事,就是说明你们是蛮夷。

    中国以儒家立国,儒家核心就是礼,表示着奴隶对奴隶主的上下级关系,是统治的标志,由于他地特别而重大的只能,政府六部中专门有个礼部,主持王朝的典仪。

    所以。咸丰宁可割地,也不想见西洋使节,让自己的猪圈礼乐崩坏,出现禽兽的景象。

    但不同意他们又怎么样拒绝呢?

    沿海各省嗷嗷叫的说洋人厉害,他们又是满清的财税粮之地,经不起战乱,哭着喊着千万不能开战,安南说说就算了,拿什么管;内地能打的湘军居然也上奏章说要学洋人建立洋枪队。而云贵又传来了肯对着他下跪的安南地泣血求援。

    这还不算。湘军指责沿海剿灭宋贼不力,而沿海众口一词影射湘军要抛弃老祖宗的骑射去学洋人。意图造反!这还内斗起来了!

    湘军不能丢,但湘军真的不能壮大!咸丰觉的哪边好像都在说实话,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