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3 / 6)  新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唐康又看了一眼城门口装备精良的高丽兵士,绷着脸,点头说道:“真要大战,以我等之能,至少要五万军队方能克此名城。此非交趾可比。”

    “如今之计,只得用智。凭三寸之舌游说王徽。”秦观脑海中立时游想起苏秦、张仪的风采,不由双目生辉。

    唐康摇了摇头,道:“不能将希望全寄于此。若能用强,则一语不合,便可率军突袭,挟大国之威而立新君。既是不能用强,便要多辛苦少游了。”

    “辛苦我?”秦观愕然道。

    “正是。自明日起,我等便要分别设宴高丽国中所有名臣,如此就要靠少游展示才华,博得亲宋大臣的好感与尊敬。一旦少游的才华能震服高丽,我等便大造舆论,遍会高丽国士子,由元长与长游讲五经一日,再宣布将向高丽国王请求替高丽士子建图书馆、资助其佼佼者至白水潭学院等各大书院读书,趁机再许诺一些大臣将其爱子送至大宋游学,在大宋参加科举取得功名之后再回高丽做官。届时再将一些礼物送于各主要大臣之府邸,让高丽国朝野清议都一致亲宋,然后再善加诱导,不愁大事不成。”唐康压低了声音,眼睛一闪一闪,露出狡黠的光芒。

    秦观听完,不由喟然长叹,赞道:“康时真妙策也。”

    唐康嘻笑道:“此非我之能。”

    “是元长之能?”

    “此是吾兄之策。我临来之时,吾兄言:欲说其国,先服其心。若能使高丽亲我重我信我,再诱之以厚利,则事无有不成者。”唐康抿了一口酒,又道:“吾兄说,天下事有刚者,有柔者,智者审时度势而用之,或刚,或柔,或刚柔并用。若有数万精兵屯于城下,我自然要用刚道;既然事有难成,便当改用柔道,缓缓图之。”

    秦观正要点头称是,忽听楼下有数骑踏过,秦观眼尖,见着为首一人相貌,忙低声说道:“是那人。”

    唐康心中一凛,忙向楼下望去,便听到城门有人高声呼喝,那一队人马早已停下,“那人”与守城将官不断的用高丽话高声说着什么,却是一个字也听不清——当然,也听不懂。只见二人神色,那人满脸怒容,不断训斥,守城将官虽然外貌谦退,却是丝毫不肯相让。唐康与秦观四目相顾,二人心中皆是一动。唐康叫过一个随从,低声嘱咐数句,那随从连忙应声去了。

    ※※※

    不多时,便见那个随从到了那人身边,低声在那人耳边说了句什么。那人似是一怔,抬头往酒楼上看来,正好看见唐康,顿时面露喜色。又朝那个守城将官训斥了几句,便率人离去。

    唐康见那人离去,松了口气,缩回头来,让随从将附近几个雅座全部包下去喝酒,自己只和秦观对酌。约摸等了一枝香的工夫,先前遣出去的随从便领着两个人走了进来。唐康与秦观连忙起身,抱拳欠身说道:“宣王,下官有礼了。”原来“那人”便是王徽之次子宣王王运。

    王运有求于人,何况唐康等人是上国使节,更是不敢怠慢,忙回了一礼,道:“小王见过天朝尊使。”

    唐康二人忙称不敢,唐康一面吩咐随从道:“你退下吧。”一面却望着王运身旁之人,只看了一眼,便将目光移向秦观,却见秦观也在看自己,目光中尽是尴尬。

    王运早就看见二人神色,忙笑道:“这是小王密友金芷。”金芷向二人微微一揖,并不说话。

    唐康微微咳了一声,请二人坐了。他约王运前来,本为趁机接触,谈论要事,所说之话,自是不足为外人道,因此连自己的随从都要遣开。不料王运反倒带了个人来,若真是“密友”,倒也罢了,可这个“金子”,明明就是个女的。她那肤若凝脂,柳眉凤眼的样子,纵是不开口说话,穿着男装,也瞒不过人去。王运如此行事,实在太出人之意料。因此竟是大犯踌躇。

    王运早知其意,笑道:“尊使不必担心,金芷是我腹心之人。早日拜会尊使,因顺天馆内,不便细谈,有些话只是不敢出口。不料今日如此有缘,亦是小王的福份。”

    “殿下言重了。”

    “小王知宋朝天子遣尊使前来敝国,自是为赐我父王医药,以及乐器诗书,但不知除此之外,尊使是否尚有他意?”王运一双眸子凝视唐康,一动不动。

    唐康淡淡一笑,轻描淡写的说道:“便有些事情,亦是于贵国有利者。”

    “未知尊使可否透露一二?”

    “天朝约束甚严,还望殿下恕罪。倒是自来高丽,少见顺王殿下。”唐康喝了一口酒,似漫不经心的随口说道。

    王运与金芷四目相交,旋即分开,冷笑道:“我王兄要于父王面前多尽孝道,因此不免怠慢尊使。”

    “言重。为人子多尽孝道,亦是应该。”

    “那是自然,只是……”

    “只是什么?”唐康轻轻放下酒杯,问道。

    “只是敝国风俗,颇为有大邦所笑者。”王运此言出口,金芷已是满脸通红。

    “愿闻其详。”

    “尊使初来敝国,有所不知。敝国贵族之女,并不许外嫁,反要尚自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