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六七章 【开工】(2 / 2)  宋道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为古代城池必备的设施。

    东京城的福寿沟,唐时初始便有三横三纵,地下水道与内城原本的护城河以及城中池塘、湖泊、泄井相连,如遇大雨可以快将城中积水排放出去,同时在出水口也设计有浮力水门,就算护城河水暴涨或是被洪水淹城,也不会内涝。

    后来到了宋神宗时期,又命当时的都水丞刘彝对东京内外城的福寿沟系统进行了改造,建成了内城六横六纵,外城九横九纵的排水系统,此后就算经历了几次黄河破堤,水淹东京,也未对城池内部造成重大的损失。

    刘彝(117—186年)字执中,福州(今福建省长乐县)人。宋神宗时为都水丞,曾主持了江西赣州城的排水系统修建。

    江西赣州(以前称为虔州)因常年饱受水患,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68年—177年),刘彝在此任知州,规划并修建了赣州城区的街道规划。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

    后人不求甚解,误以为因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而故名福寿沟。(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