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 交锋三(3 / 4)  世子妃生存手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一面。今日之事,说实话衔蝉被那买臣刚挟持并非锦衣卫之过,若非那沈千户当机立断一剑将买臣刚斩了,衔蝉还不知会如何。如今虽是惊吓过度,可好歹全须全尾地回来了不是?”

    杨氏叹了口气,道:“你说得也有理,只是,衔蝉这孩子素来胆小,经此一吓,也不知会不会致病?她自小身子又不好,这两年好容易看着好些了,谁知又遇见这样的事。”想起幼*女可怜,杨氏忍不住拭起泪来。

    “娘,衔蝉心眼大,待她醒了我好生宽慰她,应是不会有大碍。您自己身子也不好,可别急坏了。”殷素琬扶着杨氏轻声道。

    杨氏点点头,道:“那你先守着她,我去你爹那儿看看。”

    殷素琬送杨氏出了门,转回房里,对守在床前的姨娘周氏以及四妹殷素玫道:“周姨娘,四妹妹,你们也累了半夜了,且回去休息吧,衔蝉这里我守着就好了。”

    殷素玫道:“三姐姐,你还要绣嫁妆,还是我守着小妹吧。”

    殷素琬脸微红,道:“也不急在这一时,你与姨娘先回去休息,后半夜我若撑不住,你再来换我。”

    殷素玫刚想答应,周姨娘在一旁道:“婉儿,玫儿不放心小妹,你硬赶她回去她也睡不着,不若你们姐妹俩先在这守着,后半夜我来换你们。你们正好做个伴,说说话。”

    殷素玫看着周姨娘,周姨娘向她使了个眼色,殷素玫便低下脸去,少时,伸手握着殷素琬的手道:“三姐姐,就让我在这里陪你吧。”

    殷素琬见状,只能答应。

    书房,殷秀岳正奋笔疾书,杨氏带着丫鬟端了一盏热茶过来。

    殷秀岳满腹心思都在奏折上,无心理她。杨氏见状,便屏退丫鬟,亲自站在桌边替殷秀岳磨墨。

    片刻过后,殷秀岳搁了笔,端起茶盏,这才看到站在桌边磨墨的是杨氏,惊讶道:“夫人,这么晚了你不休息,来这里作甚?”

    杨氏叹了口气,道:“衔蝉经此大难,能全须全尾地回来,真是菩萨保佑,改日我想约上我嫂子去天界寺上个香,顺便也议议婉儿与文若的婚事。”

    殷秀岳抿了口茶,道:“也好。”说着放下茶杯,拿起折子看墨迹干了没有。

    杨氏看那奏折几眼,终究忍不住道:“老爷,这折子,能不递么?”

    殷秀岳眉头一皱,还未说话,杨氏便道:“我知老爷不喜我干涉政事。只是,老爷,您知道我爹虽为商贾,一生却最是敬慕那些书香世家,只可惜两代人呕心沥血,也只培养出文若这一个能读书的。去年放榜之时,得知文若榜上有名,我哥在我爹的牌位前哭了一夜,只说杨家总算也出了进士,真正是发扬门楣光宗耀祖,我爹地下有知,也应含笑九泉了。”

    想起岳父老泰山,殷秀岳不免心中一动。

    他与杨氏是同乡,杨氏之父杨善祖是他们当地首富,家资巨富却乐善好施,尤其喜爱结交读书人,在当地口碑极好。

    殷秀岳之父本是个秀才,屡次落第之后染上酗酒赌博的恶习,本就不厚的家业在殷秀岳十岁上下便已败光。一日殷父酒醉失足落水溺亡,殷母借了银钱刚刚操办完丧事,那些酒楼赌坊乃至妓*院的人便都拿着殷父欠下的借据前来要债。

    家徒四壁的殷家如何能还得起那许多烂帐?那些人便堵在门前说了许多难听的话,时年十三岁的殷秀岳听他们言语之中辱及母亲,气恨不过,操起门闩将一人的头打破,殷母拼死拦住那些人叫他快跑。

    他一时心慌便真跑了。

    一路跑到河边,才想起自己跑了却留下母亲在那里代自己受过,便又想回去。转念思及回去了不免要被抓进大牢,又得连累寡母日夜悬心四处求人,还不如一死了之,一了百了。

    站在水边看着水里自己的倒影,他想起投水而死的屈原,想起自己今日便要步先人后尘,不免悲从心来,于是一首一首地背诵屈原的诗词,背完之后,眼睛一闭便想跳进河中。不料身后却突然伸来一只手,一把扯住他道:“少年人,千年前屈原那一跳已是痛煞世人,小小年纪何故仿此悲举?”

    这个拉住他的人,便是杨氏之父杨善祖。

    杨善祖听他背诵屈原的诗词,觉得他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于是替他还清了债务,供他读书,在他中举之后,更是将自己的嫡女许配给了他。

    杨善祖于他,乃是知遇再造之恩。

    “老爷,您若执意要参锦衣卫,我也拦不住您。只是,婉儿与文若的婚事,只能作罢了。锦衣卫之恶名,妇孺皆知,您纵然一身正骨岿然不惧,可文若那孩子毕竟还年轻,又是初涉官场,旁人若是存心给他下套子,只怕一头就栽进去了。杨家数代也只出了这么一个有出息的,我实是……实是于心不忍。这一来,不免就耽误了婉儿,过了年她便十七了,失了这门亲,便是立即着手重新寻摸,也非一朝一夕能成的事。”杨氏拭着泪絮絮道。

    殷秀岳沉默良久,终究长叹一声,将折子压到了书案底下。

    天蒙蒙亮的时候,殷素玫回了自己房间,熬了一夜也顾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