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章 出兵出资(2 / 2)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对!出资!”

    “本官从抚州远道而来,为求速至吉安,四天急行军三百余里,自然不便携带过多粮草物资,只能沿途就地补充。”

    “而吉安是最后一站,之后就要与贼交战,当然要在吉安加强补给。”

    “你既然只需守城,自然也用不着过多的弹药、粮草,不如先拨付于我,助我剿贼作战。”

    “反正吉安距南昌有赣江相沟通,运送补给物资十分便利,你再向南昌吕督宪请援补充不就得了?”

    万宜山实在没想到对方会来这一招,要兵要粮要物,来者不拒,死活要刮点东西才甘心。

    他苦笑道:“可…可…可这……”

    李致远怒斥道:“怎么,之前还口口声声说全力助我,可本官先前要你出兵一同剿匪,你推说兵力不足要守城。”

    “好,既然如此,就准你不出兵,让你守城!”

    “现在只不过让你出点粮草而已,你还百般推脱,这又是何意?”

    “难不成你希望本官因粮草不济而战败?”

    “这样你就满意了?”

    “万将军,你到底有没有将吕督宪的命令放在心上?将朝廷大事放在心上?”

    “吕督宪为了收复袁州几乎是衣不解带,弄得心力交瘁、寝食难安,你倒好,成日窝在吉安城享清福啊!”

    “现在吕督宪准备了南北两路大军夹攻袁州,北以安庆兵为主,南即是本官这一万余兵马。”

    “若因你不愿意援助粮草以致失败,你可负得起这责任,担得起这后果?”

    “你这是坐观成败、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

    “你就不怕本官禀报吕督宪,告你一个渎职之罪!”

    万宜山被李致远这一通乱喷,喷得是狗血淋头,似乎他已经成了大明朝的千古罪人。

    无奈,万宜山告罪道:“李知府息怒,息怒,末将并未说不愿意啊。”

    “既然是为了吕督宪的剿贼大计,为了朝廷收复袁州,”万宜山咬了咬牙,“李知府要多少,末将给便是!”

    李致远点头赞许道:“这才对嘛!”

    “本官也是急于完成吕督宪的夹攻大计,一时有些情急,若有冒犯之处,还望万将军见谅!”

    万宜山苦笑道:“不敢,不敢,末将晓得……”

    “今天天色也不早了,”李致远抬头望了望天,“万将军先行回去,明日清晨本官再带人入城拖运物资,顺便询问万将军安福等县的情况。”

    “万将军意下如何?”

    万宜山苦着个脸,他还能反对么?

    “但凭李知府做主。”

    第二日清晨,李致远亲自带了千余人,赶着驮马、板车进城去“拉货”。

    按照李致远的计算,南昌至吉安有四百里水路,顺流一日、逆流两日即可抵达。

    据此,李致远给城里的士卒留了六日的口粮应该是绰绰有余了,其余的粮草、物资几乎被搬运一空。

    另外,李致远还将万宜山军中的几名老炮手也给“裹挟”走了,又在万宜山那里打听了福安县贼军的消息。

    中午时分,“扫货”完毕的李致远满载而归,之后汇同城西北大军再次出发,沿着泸水直往西北方向的安福县而去。

    这时,传来消息,前几天皇帝下谕旨给兵部,再次催促左良玉移镇武昌。

    十一月十四日,左良玉派兵收复了萍乡县(袁州府下辖县,位于袁州西边)。

    十一月十五日,崇祯任命何腾蛟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

    李致远顿时大急,担心左良玉提前把袁州给收复了,那他还怎么玩?

    何腾蛟暂时倒是不用担心,历史上,此人为湖广巡抚时,基本上是无兵无权。

    初期就是交好左良玉,和他拉关系、依附在左良玉大军中,这才得以相安无事。

    趁着这两天月光明朗,李致远决定连夜赶路。

    于是,半日加一个夜晚,全军急行军百里,终于在丑时时分(凌晨一点至三点)抵达了离安福县城十里之遥的梅林村。

    从此地开始,泸水由南北流向变为东西流向,再沿泸水向西逆行十里即是安福县城。

    而安福县城北依泸水,正好不用渡河,李致远停下大军,决定在此修整两个时辰。

    一来古代有夜盲症的人太多,趁着月明随大部队赶赶路还行,大规模的夜战实在难以进行。

    二来赶了这么久的路,也该让士兵睡两个时辰恢复力气。

    之后再立刻杀到安福城下,那时候正好日出天明,说不定能打贼军一个出其不意。

    卯时(早晨五点至七点),李致远令人唤醒大军,再次出发,半个多时辰后,终于抵达安福县东城门外,天也终于亮了。

    ————————————————————————————————

    崇祯十六年十一月十八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