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漩涡中徘徊的王宝宝。
英超在这方面的反面教材也有不少。
比如阿什利·科尔2010年和谢丽尔的离婚,使他在英格兰球员财富榜的位置后退了十几位;又比如刚才提到的詹姆斯,他在2005年发生了婚外恋,他老婆塔妮娅在和他离婚时卷走了300万英镑的财产,并且由于詹姆斯在离婚中负有过错责任,法院还支持塔妮娅获得詹姆斯未来所有收入中的一部分……
而且,媳妇也并不是最大的坑,路人在坑钱方面更加疯狂。
虽说英格兰球员在青训营并不会停止基础教育,像福苏·门萨、马库斯·拉什福德也在踢球之余坚持写作业,还出现过像兰帕德这种智商超过150的天才,但是英格兰球员和华超球员一样,也面临着文化程度平均值较低的问题。
比如史蒂文·杰拉德的中学时期数学的最好成绩是c,后来他曾经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曝了一张跟女儿莉莉·艾拉的合影,照片之下他写道:“我正在陪女儿做作业!但是分数等式好像很难的样子。”那道很难的数学题五分之四等于十五分之几?
俗话说的好,你读书少,不骗你骗谁。
比如有个在英超球星朋友圈混得很熟的大忽悠,向很多球员推荐了某个管理公司。说跟着这个管理公司投资,下半辈子可以比上半辈子赚的还多。
于是几十个球星都跟着跳了坑,最后没有一个能爬出来,光是前阿森纳队长索尔·坎贝尔一个人,就赔了700多万英镑。
当然,这并不全是骗子的错。即便没有职业骗子插手,很多球员也有本事栽在自己的投资上。
很多球员对自己的财产并非没有规划,为了保值升值,他们在退役之前就开始早早投身商海。
然而,由于足球占用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打理生意就变成了副业,而且依然存在刚才说过的文化层次问题。所以很多时候,他们投资结果并没有那么理想。
比如前西汉姆联和澳大利亚国家队队长卢卡斯·尼尔,就是那个“格罗索立功了”的背景板,他的球员生涯总计收入高达4000万澳元,约两亿人民币。但他十分热衷于高风险投资,什么美国房地产啊英国e租宝啊,结果到最后,所有钱都打了水漂,刚刚退役就进入了破产清算。
还有些没等退役就破产的,比如前热刺门将布拉德·弗里德尔和前利物浦后卫约翰·里瑟。
弗里德尔是因为投资了一个足球学校,结果预算严重超支,学校没建起来就破产了;而里瑟也是因为投资不当,在2007年就因为无法支付10万镑而被利物浦当地法院宣布破产,而那时的他还领着5万英镑的周薪……这究竟是咋混的。
所以,投资这事儿,还是得捡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
比如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他不仅接拍了各种广告,从modelo航空公司、bes银行到清扬洗发水来者不拒,而且还打造了cr7服装品牌,亲自给自己公司的内裤做各种广告。
秀身材这事儿,c罗不是针对谁,所以成功也理所当然。
但是一旦出了自己的结界,c罗也就玩不转了。
比如他曾经投资了一个社交软件mobbito,据说功能特别强大,相当于葡萄牙版的58同城+大众点评+美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同样投资it产业的还有赫拉德·皮克,他在2012年投资了一个叫viddy的视频分享软件,投资的时候这软件号称能超越instagram。结果两年之后,整个公司以1000多万美元的价格转手,连当初融资的三成都没收回。
如果按照正常思路,如果一个足球运动员退役,那么他们最直接的选择应该是成为一名足球教练,毕竟这是他们的专业。
但事实上,与荷兰、阿根廷、意大利那些层出不穷的球员型教练相比,英格兰简直是教练的荒漠。
因为通过英格兰的教练资格考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且在这个被媒体轰炸的国度当个教练压力特别大。
所以很多有教练资格的球员都选择了去当解说员,因为来钱更快、压力更小、工作更加稳定。
蒂埃里·亨利、杰米·卡拉格、阿兰·希勒、保罗·斯科尔斯……如果你打开电视机,如今仍然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而且一些解说新人,一激动还会出现“我行我上啊”的状态。
除此之外,球员退役之后的出路也就只剩下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了。
下面提供几项成功范例。
其一,靠脸。
在2015年《福布斯》全球退役运动员收入排行榜中,大卫·贝克汉姆以年入4500万英镑位居第二,这一数字超过莱奥·梅西、加雷斯·贝尔、兹拉坦·伊布拉希莫维奇等现役球星的年收入。
更令人震惊的是,贝克汉姆在2013年退役时的年收入也只有2500万英镑,退役之后反而吸金能力更强了。
这一方面是靠他那“万人迷”的脸和一个赛着一个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