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消息比如秦北工军朝山熙开拔,要东征之类的消息
四爷和林雨桐每每都认真听着,很少说话
等到天气和暖了,冰雪消融了,河上多了摆渡的,码头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草棚子扛过了冬雪,四爷就弄了一张旧方桌放在棚子下面,偶尔会有像是周平这样的学校的同事过来坐一坐屋里闭塞,这里面对河景,倒也别有意趣
今儿桌子空着,林雨桐把棚子下新盖的灶台烧起来,怕的是天热了还用屋里的灶人热的受不了谁知道码头上有人上岸来直接往方桌边一坐,“老板娘,来壶茶!”
林雨桐:“……”把自己当卖茶的了?
好吧,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易,不就是讨碗水喝吗?她特别好脾气的砌了一壶粗茶给送过去,就接着忙她的去了结果等过去看的时候,人家喝完茶,桌子上还放了三个铜板
林雨桐往桌上的陶罐里一扔,就不再管了可是有一就有二,自家的‘生意’居然莫名其妙的极好还有没地方坐,站在空地上端着碗喝茶的然后等四爷回来,看着桌子上半罐子的铜子,好容易憋出一句话:“……以后不用为换铜子发愁了”
估计四爷是真没想到搭了一个草棚子在这里不是风雅,不是返璞归真,而成了卖茶水的
林雨桐被生意了,一开火就有客人来这生意也就这么被迫的做下去了直到大半个月后,一艘小船从码头靠岸
年轻的小子指了指边上的茶寮子:“忍了一路了,先喝口水,再找车去城里”
紧跟着一个粗大的嗓门吆喝:“老板,上碗茶”
林雨桐正坐在灶前烧水,这个声音叫她一愣,太熟悉了!她愕然的回头,正跟铜锤的视线对上
两人愣了半晌,林雨桐是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到了,铜锤以为是看见一个跟林雨桐长的相似的人这一身土里土气的打扮,还有这地方,谁能想到这是曾经在京城很多人都邀请不到的林先生
白元带着哭腔的叫了一声:“林先生……”
林雨桐就笑:“快进屋可是把你们等来了”
三个人一进去,屋里就觉得挤了
白坤忙问:“金先生呢?”
“马上回来”林雨桐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又给三人倒水,又拿了吃的出来叫他们先垫肚子
白坤看看这环境:“这是怎么说的,怎么住在这里?还卖上茶了?”
“如今都保甲了,住在这里好,省的将来麻烦”林雨桐还没解释完,四爷就回来了,看见白坤和铜锤,脸上不由就漏出笑模样
林雨桐带着白元去外面守着,他们在里面说话
白元帮着烧水,又跟林雨桐说了京城里的事:“乔汉东抓了陶桃,可紧跟着金陵就来人将陶桃提走了,至于后来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倒是那个朱文海可惜了,把命给搭进去了老爷子老太太那边也不好说实情,都当您已经……两人都病了一场,我们出门的时候老爷子算是能下炕了,看着也不打紧老太太那边,因为杨子跟着抗倭宣传队南下了,老太太心里记挂,这病就三天好两天不好的,一直也没好利索如今家里就剩下槐子哥郑东说是走关系叫槐子哥继续去jg cha署,槐子哥没去,后来学生游行,抓了不少人,槐子哥又上下疏通,想救学生即便救不出来,但有人关照,到底少受了一些罪于晓曼来过家里几次,还是想打探一些消息,她好像不相信您真的出事了,不过最后槐子哥不知道跟她说了什么,将人给打发回去,再没来过不过那些人也精明,心里大概也怀疑,盯了咱们不短的时间幸亏当时没一起离开后来学生工人都闹起来了,他们没精力顾及咱们,这才找了个机会赶紧撤了就这一耽搁,都到了现在了”
林雨桐细细的听了,晚上给三人安排在一家客栈里,一个大通铺的炕,好歹能凑活
第二天,四爷叫林雨桐将门锁了,“去jg cha署去”
原来是去办**没有这东西,出入都很不方便
一月三日,政府公布《户籍法》,规定制发国民**,发证对象年满十八岁以上的中华民国国民,不分男女未满十八岁,自动请求者也可准予发给,现|役军|人暂不填发上有手指箕斗记号,钢印,指纹特征,国民**载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住址、教育程度、号码,文化,候选人,职业,亲属和公民资格,由乡镇公所登记呈县政府审核统筹制证,再由乡镇公所统一发放
而之前租给四爷房子的jg cha,就发挥了作用了不仅给四爷和林雨桐办了**,还顺带着给四爷的亲属,表哥白坤,表侄白元,表弟佟锤办了**这可是合法的**,出了根据地行动也会很方便
回来后四爷跟白坤在屋里说话,铜锤在河边挑水,林雨桐问她:“家里怎么样了?”她娘一个人也不是办法
铜锤倒是心大,“没事!我娘有我堂姐照看呢”他堂姐父母早没了,是跟着婶子长大了,跟亲娘也不差什么
林雨桐也就没多问,抛家舍业出来革|命的人多了
原以为白坤来了,很快就要离开这里了可林雨桐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